2008年12月10日 星期三

基督教與澳門教育(三)

晚清時期中國基督教教育
http://macautimes.net/times/65/6531.htm

  自1842年中英訂立了「南京條約」之後,開放沿海廈門、福州、上海、寧波、廣州。過去滯留澳門的各宗派教士,悉數離澳,前往開放港口。一時間本澳不再存在基督教事工。原因很簡單,教士留澳的日子,多作短暫居留,伺機進入中國,並無長久打算,主要時間用於學習中文及語言,一旦中國門戶打開,立即直奔目的工場。  

因為五口通商,自由宣教,各國人士合法居留中國開放城市,教堂林立,一時間宣教事工一片興盛,入教人士漸多,信教人士中難免良莠不齊,脅勢凌人的事屢有發生,民間仇外情緒漸增,官府經常處理教民與百姓間糾紛,教士往往出面維護,民間經常出現仇殺教士、燒毀教堂等教案事件。從此中國進入多事之秋,國家產生翻天覆地的動盪,正是內亂外犯,一波未平,另波又起。  1844年美國又在本澳望廈村觀音堂內,與中國簽定「望廈條約」(34條通商條約)。又與法國簽定「黃埔條約(35條通商條約)」。1845年與比利時簽定通商條約。  

1850年廣東花縣人洪秀全,因赴省城考試落第,獲梁發「勸世良言」,回家細讀引發慕道之心,再赴東石角第一浸信會慕道,得羅孝全牧師悉心教導,決心信主,可惜領浸之時,因信仰不純遭拒。毅然赴廣西投奔拜「天地會」馮雲山。卒演變成「金田起義」。以後成功佔領清朝半壁河山,定都金陵,號稱「太平天國」。可惜成功在即,產生內哄,自相殘殺,於1864年亡,立國只有短短十四年。  因為晚清闇弱無能,屢遭外強漁肉,日本、俄國相繼侵占中國領土。1887年與葡國公使羅沙,於北京簽約54條,專款一條,將澳門正式割讓葡國。  

1894年與日本宣戰,是為「甲午戰爭」。中日簽定「馬關條約」,台灣割讓給日本。一連串喪邦辱國的條約,激發起中山翠亨村的熱血青年孫文(帝象),在檀香山組織「興中會」,從此扯起「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運動。以上一段日子,基督教在澳門根本沒有工作,也沒有教育工作。1900年的義和團教難事件寢息,訂下喪邦辱國的「辛丑條約」。翌年,美國喬治亞州有數間浸信教會,深覺向國外傳福音的重要,聯合組織「聖經傳道會」,選派杜心餘牧師夫婦(Rev. & Mrs. Charlton Todd)到中國華南宣道。杜牧師來華之前,在該州美康城浸信會事奉。當時被差來華宣道之事,美國南方浸信會聯會也表示贊助。杜牧師夫婦遂於1903年十二月抵達澳門。  當時的澳門雖屬葡人管治,但是環境十分惡劣,市上剛有電力供應,社會治安不靖,居民品流複雜。妓寨、賭檔、煙格等充斥坊間,從事走私劫掠等不法勾當者無處不有。澳門市區範圍很小,只有一條像樣的大街叫「營地街」。早期老澳門人稱澳門為「澳門街」,就是因為只有這條街的原故,用來形容澳門的「小」,而以當時而言,「營地街」可以算為最大的街,所以又稱為「營地大街」直到現今。 (待續)   
                              □ 
黃鐘牧師基督教與澳門教育系列:一.澳門的歷史地位及文化優勢二.基督教的傳入及教育貢獻三、晚清時期中國基督教教育

基督教與澳門教育(二)

基督教的傳入及教育貢獻(澳門首間女子學校)
http://macautimes.net/times/63/6311.htm

作者簡介:黃鐘牧師現為澳門浸信中學校長,澳門浸信教會監督,中澳聖經學院院長。今年7月2-3日為澳門基督教文化節主講「基督教與澳門教育」研討會。

    1807年(嘉慶12年)英國倫敦會差派傳教士馬禮遜來華,先到澳門後轉往廣州,隱居美商貨棧,努力學習中文,起居飲食仿效中國人。由於居住飲食環境欠佳,影響身體健康,因此移居澳門。在澳邂逅莫小姐,且產生愛情,遂於1809年結婚。  
馬氏傳教士身份,受到清廷禁令,違令傳教者當死。澳門方面又受到天主教的監視,不能展開傳教活動,因此受聘英方「東印度公司」為譯員,藉以棲留伺機工作。馬氏自受聘為東印職員之後,既有生活來源,又可自由出入穗、澳之間,從事傳教工作及翻譯中文聖經(其間也著有《華英字典》供外商學習中文)。  

馬氏在廣州只能在家中舉行禮拜,在澳門因受天主教阻撓,也只可以在東印度公司的禮拜堂主持崇拜(即今日白鴿巢傍,墓地前小禮拜堂。)  

馬禮遜因公務繁忙,未能開展傳教事工,故再申請倫敦會加派同工來華協助。1813年倫敦會再派米憐牧師來澳協助工作。米憐來華受到東印公司及葡澳官府反對,不准停留穗澳兩地。為安身及未來工作發展,1814年向南洋群島另尋基地。1815年米憐攜眷與本澳居民梁發及數名刻工抵馬六甲(荷屬英佔)。以馬六甲為傳教基地,設立「恆河外方宣教會」,向印尼耶加達(當日為荷屬巴達維亞)、檳榔嶼、新加坡(英屬)四大城市傳教。  

馬禮遜與英華書院(1818-1856)  米憐抵馬之後,積極展開工作,翻譯聖經、出版中文刊物《察世俗每月統紀傳》及英文刊物《印支搜聞》(又名《中印拾遺季刊》)。創辦「男童免費學校」,教授數學、寫作各科,以閩南語授課,翌年增設粵語學校。同年馬禮遜向倫敦會提出開辦「英華書院」計劃。獲會方批准,並得印度、美國、英國政府及個人捐助開辦費,東印公司捐每年經費,書院遂於1818年11月11日舉行奠基禮。「英華書院」以教育中西文學及傳播基督教理為宗旨,課程以和平傳播基督教及東方一般文化為原則。  

自1818年至1842年,該校在各地遍設分校。畢業生取得中學程度者,可轉入英倫升讀大學。歷任校長皆屬倫敦會教士,對學生亦嘗教授希臘文、希伯來文、神學等科目。學院目的最終將成為一所訓練傳道人的學校。學生中梁發、何進善(福堂)、屈昂,就是中國最早的傳教士和牧師,影響中國教會,也影響中國政治(指太平天國)。鴉片戰爭之後,香港割讓給英國,書院遂於1843年遷港。  

1844年改名為「英華神學院」,1856停辦,共歷三十八年(1818-1856),為社會及教會造就了不少人才,也是中國教會史上重要的珍貴的史實。而「英華書院」至今仍然存在,成為香港著名書院。  

英華書院雖然不是在本澳設立,但是由於當時的環境和背景關係,是由在澳門的傳教士,在澳門境外所設立的學校,而首批學生也是由澳門帶去,學成後在穗港澳一帶工作,影響當時的社會、政治、宗教、文化,追溯起來,也可算為澳門對近代教育的貢獻。  

馬禮遜與馬禮遜紀念學校(1835-1850)  

1834年馬禮遜去世,澳門各宗派教士及英美商人,為紀念馬氏貢獻,倡議成立「馬禮遜教育協會」。1835年2月24日,有22人署名發起,旋即籌集4860元作開辦費。  

學校雖未開設,卻開始在澳門招生,招得兩名男生,寄讀於郭士立夫人所辦女校,每月協會付女校三十元,作為兩生之資助生活費。  

1837年學生增至五名。四人習中文及英文,另一名只有六歲。按入學紀錄:一名乃棄市孤兒;二名來自星加坡。五名學生之費用,均由協會提供。馬禮遜紀念學校寄讀生,均須住校,一切文具、衣著、伙食,皆由學校負責供應。郭夫人親自掌理一切。聘有華人、葡人教習中、英文。管理甚嚴,每日上午上課五小時,下午集會,黃昏有晚課,晚上九時就寢。每週均有四次中、英文考試,由郭牧師主持。可惜郭士立夫人的女子學校,在1839年因中英鴉片戰爭而停辦。

  為籌辦學校,協會早已從美國聘請布朗牧師出任校長,鴉片戰爭爆發,布朗牧師因屬美國人,不受戰爭影響,1839年2月如期抵澳門,暫居教士家中,學習華語,計劃如何正式開辦「馬禮遜紀念學校」。同年十一月學校復課,校址設在大三巴鄰近協會內。復課有學生六名,分別為:亞靈、亞焯、亞遠、亞偉、亞傑、亞合。學科有:地理、數學、四書、詩經、中文聖經等。  鴉片戰爭結朿,香港割讓英國,1842年11月學校遷港,原有學生十七人,其中六名因年幼,父母不放心遷港,故赴港繼續升學宿生十一名。十一名為:亞閎(容閎)、亞勝(黃勝)、亞寬(黃寬)、亞根、亞焯、亞運、亞傑、亞駒、亞煜、亞遠、亞秋。  

遷港後得總督砵甸乍政府支助,撥一山地建校,即現時之摩利臣山道。1844年學生增至三十二人,分四班上課,中英文兼備。(英文科:天文、歷史、地理、數學、作文。中文科:四書、易經、詩經、書經。)1847年布朗牧師因夫人體弱,舉家離港返美調理,並將容閎、黃勝、黃寬帶往美國升學。黃勝、黃寬不願升讀神學而改讀醫學;容閎則升讀耶魯,回國後推動童子留學,致力「洋務運動」,對中國現代化貢獻至大(120名童子赴美留學,其中從事外交者有梁誠、梁敦彥、劉玉麟;洋務者六十二人,修築鐵路者詹天祐。)自布朗牧師於1847年1月5日攜眷返美之後,協會主席裨治文牧師也於1847年離港往上海,學校也於1850年停辦。  

郭士立夫人創辦女子學塾  
郭士立牧師乃德國普魯士人,1827年(道光7年)為荷蘭差會所差,先到荷屬葛羅巴島(爪哇),該島華人操閩語,郭氏於島上學習中文及閩語。次年脫離差會,成為獨立自由傳道者。1829年進入中國,初至天津,繼至福建,沿海作宣教士,派送福音小冊。沿岸南下至粵,寓居澳門,學習粵語。郭牧師注重文字工作,專心致力翻譯聖經,獨力完成早期著名中譯聖經---《郭士立譯本》。此譯本日後成為太平天國的經典,稱為《新舊遺詔聖書》。郭士立牧師1831年在澳門邂逅溫施娣女士並且共結連理。三、四十年代的宣教士,特別是女宣教士,對於華人女子的被歧視,甚表不滿,郭士立夫人在澳首創女子學塾,收容女童入學,也為中國第一所美式女子學校。初時華人家長不肯讓女童入學。1834年馬禮遜紀念學校成立伊始,在1837報告中說:「其時入學女生只有十二人。」上述馬禮遜學校所收學生,就是寄讀在郭士立夫人設立之女子學塾中。  

1839年3月11日,林則徐抵穗,實行禁煙,隨即引發中英鴉片戰爭,因郭夫人是英國人,又是當時英駐華外交官之表姐,為避風勢,當年五月,女校宣告停辦,學生停課返家。郭夫人離澳赴菲律賓暫避,並攜帶三盲女學生同行。郭夫人所辦女校,或者說,基督教在澳門所辦的女子教育,從此劃上了句號。1834年馬禮遜去世之後,郭氏繼任為東印譯員。趁與船員傳譯之便,深入國內十三次,沿途不斷派送福音小冊和宣教。  

福漢會:成人教育肇始  
1840年間,郭氏日間處理公務,晚間不忘傳道。其時著手成立培訓中心,招收慕道者晚間在其寓所研讀聖經,稍明真道者即遣入內地派送聖經及作個人傳道。此培訓中心名為「福漢會」,取意造福漢人,使漢人信道而得福。惟因鴉片戰爭爆發,期間郭氏轉任英軍傳譯員,立會之事擱置,培訓工作由浸信會羅孝全牧師進行(當時羅牧師長駐本澳)。延至1844年2月「福漢會」才正式成立。「福漢會」可以稱得上基督教在澳門所開設的第一間「信徒培訓中心」,或者稱為「初級聖經學校」。以現代觀點來看,可說是澳門「成人教育」的肇始。初時只有二十餘人,至1849年會員已達1800人,送書傳道腳跡遍及中國十八行省。因工作量大增,郭氏函請歐洲差會派宣教士來華宣教,計因郭氏邀請來華宣教的差會有;巴色會(崇真)、巴冕會(禮賢)、巴陵會(信義)。這些宣教士都踏足澳門,經過短暫的學習,而進入中國各沿海城市宣道。也就是今天教會遍及各處的「信義宗」屬下的眾支系。講起來,最早期都與澳門彈丸之地,發生不解的歷史淵源。       

□ 黃鐘牧師
基督教與澳門教育系列:一.澳門的歷史地位及文化優勢二.基督教的傳入及教育貢獻三、晚清時期中國基督教教育

基督教與澳門教育(下)

基督教與澳門教育(下)

基督教的傳入及教育貢獻(澳門首間女子學校)作者簡介:黃鐘牧師現為澳門浸信中學校長,澳門浸信教會監督,中澳聖經學院院長。今年7月2-3日為澳門基督教文化節主講「基督教與澳門教育」研討會。    

1807年(嘉慶12年)英國倫敦會差派傳教士馬禮遜來華,先到澳門後轉往廣州,隱居美商貨棧,努力學習中文,起居飲食仿效中國人。由於居住飲食環境欠佳,影響身體健康,因此移居澳門。在澳邂逅莫小姐,且產生愛情,遂於1809年結婚。 
 
馬氏傳教士身份,受到清廷禁令,違令傳教者當死。澳門方面又受到天主教的監視,不能展開傳教活動,因此受聘英方「東印度公司」為譯員,藉以棲留伺機工作。馬氏自受聘為東印職員之後,既有生活來源,又可自由出入穗、澳之間,從事傳教工作及翻譯中文聖經(其間也著有《華英字典》供外商學習中文)。  

馬氏在廣州只能在家中舉行禮拜,在澳門因受天主教阻撓,也只可以在東印度公司的禮拜堂主持崇拜(即今日白鴿巢傍,墓地前小禮拜堂。) 
 
馬禮遜因公務繁忙,未能開展傳教事工,故再申請倫敦會加派同工來華協助。1813年倫敦會再派米憐牧師來澳協助工作。米憐來華受到東印公司及葡澳官府反對,不准停留穗澳兩地。為安身及未來工作發展,1814年向南洋群島另尋基地。1815年米憐攜眷與本澳居民梁發及數名刻工抵馬六甲(荷屬英佔)。以馬六甲為傳教基地,設立「恆河外方宣教會」,向印尼耶加達(當日為荷屬巴達維亞)、檳榔嶼、新加坡(英屬)四大城市傳教。  

馬禮遜與英華書院(1818-1856)  
米憐抵馬之後,積極展開工作,翻譯聖經、出版中文刊物《察世俗每月統紀傳》及英文刊物《印支搜聞》(又名《中印拾遺季刊》)。創辦「男童免費學校」,教授數學、寫作各科,以閩南語授課,翌年增設粵語學校。同年馬禮遜向倫敦會提出開辦「英華書院」計劃。獲會方批准,並得印度、美國、英國政府及個人捐助開辦費,東印公司捐每年經費,書院遂於1818年11月11日舉行奠基禮。「英華書院」以教育中西文學及傳播基督教理為宗旨,課程以和平傳播基督教及東方一般文化為原則。  
自1818年至1842年,該校在各地遍設分校。畢業生取得中學程度者,可轉入英倫升讀大學。歷任校長皆屬倫敦會教士,對學生亦嘗教授希臘文、希伯來文、神學等科目。學院目的最終將成為一所訓練傳道人的學校。學生中梁發、何進善(福堂)、屈昂,就是中國最早的傳教士和牧師,影響中國教會,也影響中國政治(指太平天國)。鴉片戰爭之後,香港割讓給英國,書院遂於1843年遷港。 

1844年改名為「英華神學院」,1856停辦,共歷三十八年(1818-1856),為社會及教會造就了不少人才,也是中國教會史上重要的珍貴的史實。而「英華書院」至今仍然存在,成為香港著名書院。  

英華書院雖然不是在本澳設立,但是由於當時的環境和背景關係,是由在澳門的傳教士,在澳門境外所設立的學校,而首批學生也是由澳門帶去,學成後在穗港澳一帶工作,影響當時的社會、政治、宗教、文化,追溯起來,也可算為澳門對近代教育的貢獻。  馬禮遜與馬禮遜紀念學校(1835-1850)  

1834年馬禮遜去世,澳門各宗派教士及英美商人,為紀念馬氏貢獻,倡議成立「馬禮遜教育協會」。1835年2月24日,有22人署名發起,旋即籌集4860元作開辦費。 
 
學校雖未開設,卻開始在澳門招生,招得兩名男生,寄讀於郭士立夫人所辦女校,每月協會付女校三十元,作為兩生之資助生活費。  1837年學生增至五名。四人習中文及英文,另一名只有六歲。按入學紀錄:一名乃棄市孤兒;二名來自星加坡。五名學生之費用,均由協會提供。馬禮遜紀念學校寄讀生,均須住校,一切文具、衣著、伙食,皆由學校負責供應。郭夫人親自掌理一切。聘有華人、葡人教習中、英文。管理甚嚴,每日上午上課五小時,下午集會,黃昏有晚課,晚上九時就寢。每週均有四次中、英文考試,由郭牧師主持。可惜郭士立夫人的女子學校,在1839年因中英鴉片戰爭而停辦。  

為籌辦學校,協會早已從美國聘請布朗牧師出任校長,鴉片戰爭爆發,布朗牧師因屬美國人,不受戰爭影響,1839年2月如期抵澳門,暫居教士家中,學習華語,計劃如何正式開辦「馬禮遜紀念學校」。同年十一月學校復課,校址設在大三巴鄰近協會內。復課有學生六名,分別為:亞靈、亞焯、亞遠、亞偉、亞傑、亞合。學科有:地理、數學、四書、詩經、中文聖經等。  

鴉片戰爭結朿,香港割讓英國,1842年11月學校遷港,原有學生十七人,其中六名因年幼,父母不放心遷港,故赴港繼續升學宿生十一名。十一名為:亞閎(容閎)、亞勝(黃勝)、亞寬(黃寬)、亞根、亞焯、亞運、亞傑、亞駒、亞煜、亞遠、亞秋。  

遷港後得總督砵甸乍政府支助,撥一山地建校,即現時之摩利臣山道。1844年學生增至三十二人,分四班上課,中英文兼備。(英文科:天文、歷史、地理、數學、作文。中文科:四書、易經、詩經、書經。)1847年布朗牧師因夫人體弱,舉家離港返美調理,並將容閎、黃勝、黃寬帶往美國升學。黃勝、黃寬不願升讀神學而改讀醫學;容閎則升讀耶魯,回國後推動童子留學,致力「洋務運動」,對中國現代化貢獻至大(120名童子赴美留學,其中從事外交者有梁誠、梁敦彥、劉玉麟;洋務者六十二人,修築鐵路者詹天祐。)自布朗牧師於1847年1月5日攜眷返美之後,協會主席裨治文牧師也於1847年離港往上海,學校也於1850年停辦。  

郭士立夫人創辦女子學塾  郭士立牧師乃德國普魯士人,1827年(道光7年)為荷蘭差會所差,先到荷屬葛羅巴島(爪哇),該島華人操閩語,郭氏於島上學習中文及閩語。次年脫離差會,成為獨立自由傳道者。1829年進入中國,初至天津,繼至福建,沿海作宣教士,派送福音小冊。沿岸南下至粵,寓居澳門,學習粵語。郭牧師注重文字工作,專心致力翻譯聖經,獨力完成早期著名中譯聖經---《郭士立譯本》。此譯本日後成為太平天國的經典,稱為《新舊遺詔聖書》。郭士立牧師1831年在澳門邂逅溫施娣女士並且共結連理。三、四十年代的宣教士,特別是女宣教士,對於華人女子的被歧視,甚表不滿,郭士立夫人在澳首創女子學塾,收容女童入學,也為中國第一所美式女子學校。初時華人家長不肯讓女童入學。1834年馬禮遜紀念學校成立伊始,在1837報告中說:「其時入學女生只有十二人。」上述馬禮遜學校所收學生,就是寄讀在郭士立夫人設立之女子學塾中。  1839年3月11日,林則徐抵穗,實行禁煙,隨即引發中英鴉片戰爭,因郭夫人是英國人,又是當時英駐華外交官之表姐,為避風勢,當年五月,女校宣告停辦,學生停課返家。郭夫人離澳赴菲律賓暫避,並攜帶三盲女學生同行。郭夫人所辦女校,或者說,基督教在澳門所辦的女子教育,從此劃上了句號。1834年馬禮遜去世之後,郭氏繼任為東印譯員。趁與船員傳譯之便,深入國內十三次,沿途不斷派送福音小冊和宣教。  

福漢會:成人教育肇始  1840年間,郭氏日間處理公務,晚間不忘傳道。其時著手成立培訓中心,招收慕道者晚間在其寓所研讀聖經,稍明真道者即遣入內地派送聖經及作個人傳道。此培訓中心名為「福漢會」,取意造福漢人,使漢人信道而得福。惟因鴉片戰爭爆發,期間郭氏轉任英軍傳譯員,立會之事擱置,培訓工作由浸信會羅孝全牧師進行(當時羅牧師長駐本澳)。延至1844年2月「福漢會」才正式成立。「福漢會」可以稱得上基督教在澳門所開設的第一間「信徒培訓中心」,或者稱為「初級聖經學校」。以現代觀點來看,可說是澳門「成人教育」的肇始。初時只有二十餘人,至1849年會員已達1800人,送書傳道腳跡遍及中國十八行省。因工作量大增,郭氏函請歐洲差會派宣教士來華宣教,計因郭氏邀請來華宣教的差會有;巴色會(崇真)、巴冕會(禮賢)、巴陵會(信義)。這些宣教士都踏足澳門,經過短暫的學習,而進入中國各沿海城市宣道。也就是今天教會遍及各處的「信義宗」屬下的眾支系。講起來,最早期都與澳門彈丸之地,發生不解的歷史淵源。 

http://groups.msn.com/jlovem/page14.msnw?action=get_message&mview=1&ID_Message=133&CType=1&CDir=-1

http://macautimes.net/times/63/6311.htm

http://macautimes.net/times/63/6311.htm

影子

http://www.cchc.org/passion/2008/11/people01.php

http://www.gcc.org.hk/product/new/product_list/l3.htm

http://www.myso.org.mo/counsellor.php

http://kkp.catholic.org.hk/gl/gl3024.htm

傳道人的廿個「不」

一、不要入不敷支。
二、不要小器。
三、不要傳你疑惑的道。
四、不要傳有違聖經原則的事。
五、不要因任何的引誘而不盡力於傳道。

六、不要好高鶩遠。
七、不要作一位悲觀者。
八、不要使用戲謔的笑話。
九、不要當眾生氣。
十、不要在準備講章時,忽略了聖經。

十一、不要嫉妒你的同工。
十二、不要批評別人。
十三、不要講不實際或令人覺得你很偉大的話。
十四、不要輕看他人所作的任何一件小事。
十五、不要懶惰。

十六、不要忽略病人和憂愁的人。
十七、不要傳舌。
十八、不要失約。
十九、不要讓人告訴你該講甚麼信息。
二十、不要忽略禱告。

辦一間好學校(續)

http://macautimes.net/times/40/4041.html

  辦一間好學校「認真」是非常重要,「辦學認真」可以從「嚴」、「深」、「難」三個字代表。這三個字可解釋為:校規嚴;學科深;入學、卒業難。上文(編者按:參閱本報36期第三頁)已說明「校規嚴」的問題,本文續談「學科深」、「就學難」的問題。

  因為本澳沒有出版教科書,各學校多採用由香港出版商所出版的教科書。香港出版的教科書精美多元,內容涉面繁而不實,老師施教育有一定的難處,備課時間相應增多,幸虧教科書都備有教員本,供老師備課之用,理論上應該可以接受。問題卻出在教科書的內容,涵蓋面寬廣,銜接性又鬆散,習作嫌繁瑣,老師若照教如儀,往往出現無法教完的現象。若要按進度教完,勢必犧牲學生的「知學權」,老師拼命把課程趕完,學生不明白只好找「家補」」不然就自己設想能否克服。基礎差的學生,程度自然逐漸下降,最後難逃被學校掃出校門的噩運。好像不這樣作,就不足以說明學校的水準,不足以表示這間學校的要求高,程度深。這就是中學的情況。

  其次,學生回家的家課,家長很在意。因為校方將很多作業給學生回家溫習,學生一回到家中,首先享用一些點心,然後在監管下開始做功課,或到補習社再上課。有些學生回家後在補習社逗留到深夜才回家;也有的家長陪同做功課到孩子疲睏不支,才由家長捉住孩子的手把功課做完。這是小學及幼稚學生的情況。也就是今天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的教育工作者,為甚麼要大談「減壓減負」的原故。

  本校是一間由幼稚園到高中的「一條龍」學校,早已關注到這種不健康的現象,留意到學生成績逐漸下降的原因;小學、 幼稚園學生的書包越來越重的問題。老師埋怨授課時節不夠,學生程度太差,書教不完等。問題出現在那裡?環視左右的「名校」,他們何嘗不是一樣的課本、一樣的作法、一樣的把不合格的學生向外掃出去,但是仍然有許多學生等著設法進去。為甚麼?因為社會上一般人士都有一個共同的意識底結,將一些學校標籤為「名校」,並且認定這些「名校」的作法,就是成功教育的典範,只有這樣的教育方法,才會教出優質的學生。認定書本多、習作多,就是學得多,學得深,這就是一流學校的特徵!做不完,請人補習,無論如何都要對孩子嚴加督促、施加壓力,要他努力完成學習過程,本人對這種教育觀念十分懷疑,也感到萬分殘忍!在條件可能範圍內,已逐漸說服影響同事們,改變學校的教育方法,改善我們的教育措施,栽培教會學校的教育理想,給學生學習的尊嚴,老師不是專注「教書」,而是專注「教人」,既然是「教人」,就要人性化、理性化、德性化、靈性化。把一切的學業與教導,從以上「四化」作基準,加以活教減負。

  在過去的四年裡,校方每年花一筆費用,在學年開始前,全校教職員假外地舉行幾天的「教學研討會」,將一些現行教育的課題,作專題的演講或討論,明顯的,學校在不斷的蛻變中。特別是幼稚園和小學,不斷實施設計教學、活動教學,減輕學生抄寫背誦,大堆家課習作的負擔。我們的努力就是要令我們的學生學得更好。曾有一位不太瞭解的家長這樣說,我的兒子不是一定要在貴校讀下去,如果要轉學怎麼辦?我們真不知道要怎樣向這位家長解釋,只好在家長會的場合,向他們耐性說明和溝通。又有一天,一位幼稚園的家長打電話給校長,他問「為甚麼我的孩子沒有家課?為甚麼不將書本給他帶回家溫習?」校長問他的孩子讀哪一班,他本人是從事甚麼行業?他說是幼稚園低班,工作屬於白領階級。校長好辛苦地向他解釋了一番,要他明白幼稚園的意義,不要把孩子壓壞了,要多與孩子談話,多引發孩子好奇心,容許孩子發問,給孩子正確的答案等。簡單的書本,對沒有受過幼稚園教學專業訓練的家長,是沒有太大的意義。正如一個「上」字,一個「人」字,豈是單單學會認識「人」字、學會寫「上」字。相反地,對一位有幼兒教育知識的人來說,沒有這本單字的課本,也能活潑的教孩子更多學前的知識。我們不能錯怪這位家長的要求,他只不過是許多家長中的一位,他的觀念也是許多家長的觀念,他不是一個沒有受過教育的家長,尚且有這樣的觀念,我們要問是誰造成這種觀念?是傳統教育體制造成的,是現行教育工作者造成的。要辦一間「好學校」,真不容易!首先還須改變一般人的教育觀念。
  談到「就讀難」的問題,每到學年將結束的那段日子,總會接到不少家長的求助,為了他們不能升班的孩子或是被校方飭令轉校的孩子求學位。問題又是出現在應試制度,每間學校都視自己學校為「名校」。越是出名的學校,對分數的要求越執著。有些學生本來不是太差,但是因為學校的政策不饒人,不及格科目超過限度,就被掃地出門。展視他們的成績表,發現不及格的分數只是零點四至八(59.2-59.6分)之間,看完後真有點憤怒,只好為這些學生感到無奈與同情!這個年頭學生讀書真難;家長為學生找書讀真苦!為甚麼會這樣?你問我,我又問誰呢!

  我們決心要辦一間「好學校」,我們要率先推行「教育改革」。我們不敢魯莽的、粗暴的喊「教育改革」,我們曾多次組隊前往國內考察,又積極的參與「教改」研討,蒐集各國、各家「教改」專論,深入研究「教改」方案、「教改」策略,作好「教改」準備,創造「教改」條件和空間。在《信心》、《盼望》、《愛心》的校訓精神下,我們會樂觀地、積極地將本校辦成一間「好學校」。
黃 鐘(澳門浸信中學校長,本文摘錄自《浸信雙月報》第十一期)
 
辦一間好學校(上)

辦一間好學校(上)

http://macautimes.net/times/36/n36-204.html

  澳門有不少歷史悠久的好學校、名學府。我們的學校只是一間在發展中的學校,既不敢自詡為好學校,更談不上是名校。不過,我們有理想、有決心要辦一間「好學校」。
  
辦一間「好學校」 「辦好一間『學校』」和「辦一間『好學校』」不同,前者意思是學校現在還有許多欠理想未上軌道的地方,按照一般辦學的標準,例如:教學設施、學生素質、老師素質、學校風氣等,都有待改進增強。後者的意思是側重創新的辦學理念,崇高的辦學理想、為學生的辦學機制、愛學生的辦學目的和目標等。

  「名校」與「好學校」 「辦好一間學校」是辦學的基本要求,只要符合政府法令和一般的教育原理及辦學通則即可。可是在一般家長的心目中,對學校的要求並不如此。由於世俗「名牌」效應,將「名校」與「好學校」等同。在理論上,「好學校」必定會是「名校」;然而「名校」不一定是「好學校」,原因可能有歷史背景的因素使然。昔日的歷史因素,在當日的條件下,在沒有比較的情況,的確是名副其實的「好學校、名學府」。

  辦學校的取向 教育是一項不斷在改變、更新的科學,昔日的教學理念、教育制度、教學方法,都會隨社會的進步與變遷而有所不同。但求「名牌效應」而忽視「教育效應」往往就是普遍家長的迷信取向。因此,為了迎合家長的喜好,絕大多數學校都力爭上游的想擠身「名校」之列,有意無意的馬首是瞻的效法「名校」的作風和方法,並以「名校」作為「辦好一間學校」的標準。無可否認,「名校」的辦學資源、教學設施、學習風氣、學生素質、辦學背景等,都有一定的優勢,雖在眾多先進優質學校競逐下,仍能保持一定的聲望。環視目前本澳眾多學校之中,擁有「名校」盛名的為數不少,對本澳教育的確作出了相當的貢獻,也受到社會人士的讚賞和肯定。本人亦以尊敬的心認同這些「名校」的成就。

  我們的終極目標 但是,「辦一間『好學校』」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這並不是說我們已經成功了,我們乃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標杆直跑。為甚麼我們有這想法要「辦一間『好學校』」?原因是傳統的教育制度、方法、內容、方向、目的,造成了很多不良的社會問題,已經引起了關心教育的人士極度關注。因此,全世界的教育界都在提倡「教育改革」。 當前學校教育的錯失 最近有華裔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博士到香港中文大學演講。他對目前學校教育有嚴厲的批判,綜合李教授的判決可歸納為三大罪狀:

1. 現今學校教育有違「有教無類」的儒家教育理念。許多學生在現行教育的升學制度下,被無情地折磨、摧殘。

2.當前的教育,未能「因才施教」。在同一課程、劃一標準、同一進度的要求下,如不適應或趕不上進度,就會遭到淘汰。大半學生的學校生活是不愉快的,而社會很多問題,便產生在這一群被學校教育遺棄的不幸人當中。

3. 李教授認為:「如果我們今天要提出一個危害教育最深的傳統文化,那便是『科舉制度』留下來的考試文化。用考試來衡量教育的效果。結果嚴重地扭曲了整個教育的目的與理想,不知摧殘了多少年輕的學子,不但未能做到三育並進,相反地是徹底把德、智、體都毀了!」

  突破傳統的教育改革 除了李博士演講之外,香港教育當局自回歸以來,亦針對學校的教育改革,不斷提出一些教育方案,例如優質教育、活動教育、成才教育、校本為主等;又倡導建立「終身學習,自強不息」的機制,取消以學能測試為依據的升中派位制度,及中三評核試。不將學生以成績分組;高中方面,推行一體化、不設文理分流、不分主流及職業教育,在學期間舉行一次大學入學試。以上的大膽創新、突破傳統、擺脫前殖民地教育的桎梏,充分表現出力求革新,趕上時代的決心。

  教師在教育改革中的角色 教育署方面近日又不斷召開教育研討會,並且發表文告:闡釋教師在教育改革中的角色與承擔。因為教師在改革過程中,肩負執行重任,只有具備改革理念及使命承擔的老師,才能達到良好改革效果。教師要摒棄以傳統功課測試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活動,及多媒電子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及吸收。養成學生自我學習、樂於求知、善於溝通、勇於創新、敢於嘗試等向性。具備這種全方位的教師專業技能和心志,才是學校教育改革的真正關鍵性人物,最有貢獻的大功臣。
(待續)

□ 黃鐘校長(摘錄自《浸信雙月報》第八期)
辦一間好學校(下)

澳門浸信中學

澳門浸信中學為基督教浸信會所開辦的學校。

澳門浸信中學聘請教育專才,秉承基督精神,按照聖經教訓,教養學生,提高學生道德及教育素質,為社會作育英才。經過十多年的艱苦耕耘,澳門浸信中學已逐步漸長茁壯,成為一所稍具規模之學校,由幼稚園一直到高中(六年制中學)「一條龍」式學府。現有學生超過二千名以上;並已加入公共學校網(免費教育)。

目前現有新型校舍,以配合社會之需要及發展,展望未來。新校舍現在落成後,無論設備、教學質素,成為本澳眾多優質學校成員之一。

校史澳門浸信教會成立於一九零四年,自創會以來,向以基督教精神從事社會服務,尤以教育事工更為昭著,前後曾興辦培靈幼稚園、靈道小學及女子學校等。

一九五四年更於年會中通過,設立澳門浸信中學,推舉何理斯牧師及周光漢、朱朝欽會佐負責籌備工作,成立校董會。
一九五五年秋季(九月三日)舉行開學禮,當時敦聘旅美宗教教育家謝珍妮女士為校長,余幗英女士為教務主任,及後謝校長未能到任,由余主任代理校務。當時學生人數一百六十餘人。
一九五七年元月,余主任因事離澳,乃聘丁嘉蓮女士繼任校長,同年七月丁嘉蓮校長辭職回美,旋聘廖惠恩女士擔任校長。是年增辦初中。

至一九五九年春季廖校長辭職赴港,改聘張亦然先生為校長,主持校務二年有半,因年事已高而退休。
一九六一年秋季,改為五年制中學,當時有學生五百卅多人。為加強培養員生屬靈起見,改聘傅倫德牧師兼任校長,傅牧師因往來澳港聖工繁忙,不能長駐本澳,乃聘楊潔廬主任為副校長,負責一切校務,一九六四年秋季 傅倫德牧師任滿離澳,並將校長兼職辭去,乃將副校長楊潔廬升任為校長,另聘當時教會牧師勞樹基為監督。

初創之時,衹辦小學及幼稚園各班,於一九五七年度加建三樓校舍,增設初中,先後已有四屆畢業生,至一九六一年度改辦五年制中學,設有幼稚園兩班,小學六班及五年制中學四班。

一九六六年,因一二三事件,社會動盪不安,中學被逼停辦,當時中學僅得兩屆畢業。小學及幼稚園仍繼續維持,後因社會變遷,學生人數不如理想,迨七五年後全部停辦。

一九七九年黃鐘牧師任教會牧師,重新開辦幼稚園,翌年增辦小學,黃鐘牧師任滿後離澳。為加強辦學資源,教會倡議召集本會離澳會友,籌組董事會,期間曾聘請冼志儉牧師兼任校長。
一九八七年聘得香港葉植文先生出任校長,學校在葉校長領導下,學生人數不斷增加。是年復辦初中,
一九九零年繼續開辦高中部,自此,本校逐漸發展成略具規模之一條龍學校。
一九九四年黃鐘牧師再度回澳事奉,
並於一九九五年兼任浸信中學校長直至二零零四年九月離任。

澳門浸信中學乃澳門浸信教會所創辦,創校宗旨乃本基督精神,校訓;
信、
望、
愛,均取自聖經教訓。
目前有學生二千多名,教職員工約一百五十多人,現任校長為李焯堅先生。

澳門浸信中學為應付教學需要,白馬行校舍感到無比壓力,因而於一九九七年決定向政府申請撥地建校,並獲答允。

一九九九年,政府正式刊登批地憲報,批准本校於黑沙灣興建新校舍。

二零零零年,新校工程正式展開,直至二零零二年七月新校落成 。

校歌
讚美
讚美主耶穌大恩慈 奉主名設立於澳
教育 學子尋求知識 屬世知識完全
惟耶穌 是夫子神的奧秘 穩藏的 智慧超乎萬有
是完美 效法自生命模式 同窗相親愛 師有共扶持

校訓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 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哥林多前書十三章十三節)

辰號基督文化協會及辰鐘報

辰鐘基督文化協會創立
  七月四日(禮拜一)下午六時半「辰號基督文化協會」於下環街40號下環浸信會舉行成立典禮,省港澳三地牧長蒞臨祝賀,會上同時為《辰鐘報》(雙月刊)舉行創刊號發行儀式。原定會後舉行黃鐘牧師事主五十年感恩見證會,惜因黃牧師過度勞累入院休養而延後舉行。  「辰號基督文化協會」藉出版《辰鐘報》發出「號聲」,向神的兒女傳播「基督文化」。該會會長兼《辰鐘報》主筆黃鐘牧師自零四年九月退休後,決定以「個體戶」形式,採取不受時空限制的方式,藉「筆耕」及「培訓」服事海內外眾教會。 


http://images.io.gov.mo/bo/ii/2005/11/anotariais-11-2005.pdf

http://www.macaubible.org/issue2/9/902.htm

澳門基督教前瞻

(香港《時代論壇》第八五六期,二OO四年一月廿五日) 採訪:甄敏宜 蔡聖龍

澳門基督教前瞻 澳門面積雖小,但當地基督教人士對推動當地信仰事工卻不為餘力。  

澳門浸信會的黃鐘牧師最近與教會發起開辦「華人基督教歷史文化館」,初步計劃在澳門浸信教會內開闢館址,所需面積約為五千至一萬平方尺,當中包括辦公室、庫藏整理室、圖書館、展館、演講室等。與此同時,黃鍾牧師除希望能聯絡志同道合的教牧及兄姊合力籌辦外,更將與澳門當局徵求設館意見及資助。

  在構思中,文化館展出的內容將分時期、地點、事工等範疇來蒐集歷史文物,包括:唐朝的景教、元朝的也里可溫教、明朝的天主教、清朝的耶穌教(基督教)、民國時期各地基督教的分佈情況、中國從三自愛國到改革開放的情況以及海外各地的基督教發展等。

  不過在這個文化館仍未成立之時,澳門基督教《時代》月報總編輯王大為牧師亦正計劃籌組一個屬暫時性質的「基督教歷史文化博物館」,這可說是「華人基督教歷史文化館」的「預工」。據他觀察,目前澳門不乏有關馬禮遜傳教士的歷史資料,但有關澳門近代基督教史的資料卻沒有人整理,因此他很希望能為澳門基督教文化作點綿力,整合澳門近五十至一百年的基督教歷史,在一個臨時場地展覽及播放相關的圖片及影像片段。據他指出,目前大部分澳門教會都是在近二十年才建成的,而早在五十年前,澳門只有五間教會而已。

  除此之外,原來澳門在未來數年將有一連串基督教盛事:首先今年是澳門浸信教會立會一百週年紀念;○六年為澳門首間建成華人基督教會──中華基督教會志道堂──建堂一百週年紀念;而世界華人福音會議亦將於○六年七月在澳門舉行,並以全人福音傳萬邦的概念作大會主題;至於○七年則為馬禮遜把基督教傳入中國二百週年紀念。

  一樁樁的盛事,標誌著澳門為一個不可忽略的宣教禾場。
 
澳門基督教知多少?   
甚麼宗教是最多澳門人信奉的?   
超過八成的澳門人信奉佛教及其他民間宗教。
  澳門有多少基督徒?
  在四十四萬多人口的澳門中,只有百分之一是基督徒。
  澳門共有多少間基督教堂會、機構及教牧?
  澳門目前約有七十間基督教堂會,機構約有五十四間,而教牧則逾一百人。
  澳門有沒有基督教的聯合組織?
  
有!她就是澳門基督教聯會。該會成立於一九九○年,旨在促進澳門基督教團體的緊密聯繫和發展,加強彼此合一,推動當地福音事工。現任執委會主席是王大為牧師,而本港的李志剛牧師、鄺廣傑主教及陸輝牧師亦為該會義務顧問。  

澳門浸信教會

  1903年12月,美國浸信會傳教士杜心餘牧師夫婦(Rev. Charlton Todd)來澳,初在營地大街租賃三層大屋聚會傳教,兼辦「靈導小學」。1904年有五人受浸,次年教會定名為「信福會」,當時有會友廿五人,教會在該址共歷廿載(1904-24)。  

1908年,杜心餘牧師返美述職,不幸患病去世。同年,美國教會再派嘉理慰牧師(Rev. John Galloway)來澳發展會務,十數年後與杜心餘遺孀結為夫婦,1927年更將杜心餘之母所贈賀禮購置白馬行現址,名為「杜紀念堂」。  

澳門浸信教會先後開辦「培志小學」、「培正分校」(1908-24)及「靈導女校」(1913-31);又購置船隻協助漁民子弟識字,及往來鄰近各鄉鎮,運送糧食雜物供應內陸痳瘋病院。當時教會在中山縣的下柵、唐家灣、小欖、斗門、南水、白焦、乾霧、南屏、灣仔等地均設有福音堂。  抗戰時期遷澳者眾,教會甚為興旺,

1945年參加主日崇拜者多達六百人。嘉理慰牧師任職教會四十二載,

1949年退休後仍居澳門,直至1968年安息主懷,享年九十一歲。繼嘉牧師後,來澳的浸信會西教士有傅倫德牧師及何理斯牧師,二人對教會建設甚有貢獻。

1951年,教會拆卸白馬行原堂舍,1953年新堂落成至今;同年開設下環基址。
1955年秋開辦「浸信中學」,翌年開設二龍喉福音堂。  
1964年舉行立會六十周年紀念,又開設沙梨頭基址。
1968年建成主日學大樓,並設立青年中心。
1970年,澳門浸信會共有三間學校,分別位於白馬行、下環、沙梨頭。  
1992年,教會與西差會及旺角浸信會合作,在新橋區開展福音事工。
1994年舉行九十週年會慶,再度聘請黃鐘牧師由美返澳,並策劃建堂擴校大計。
1995年「澳門浸信中學」加入免費教育網絡;
1996年「中澳聖經學院」成立;同年,黃鐘牧師兼任主任牧師、校長、院長三職。  
1999年10月舉行立會九十五週年慶典。  
2002年「澳門浸信中學」黑沙環新校落成,11月22日舉行啟用典禮。  

近百年來,澳門浸信教會按立的牧師有:黃煥興、林保羅、陳霞露、龍子壽、黃鐘、范朗西、李錦熙、鄧活靈、冼志儉。按立的會佐(執事)有:胡汝昌、范朗西、鄭蕙荃、盧慕貞、傅漁冰、周光漢、朱朝欽、鄺星白、溫悅意、容引清、梁溢長、黃清源。  

據統計,澳門浸信教會共有會友超過2500人,移居海外者眾,現居澳會友約數百人,主日崇拜人數逾二百人。黃鐘牧師現為教會監督,梁溢長會佐為署理堂主任。                 

□ 為道資料來源:《兩廣浸信會史略》,
劉粵聲編,1934年初版;香港浸信教會,1997年增訂。
《華人浸信會史錄(港澳地區)》,徐松石編,香港:浸信會出版部,1971年。
「會史輯要」,黃鐘編,《澳門浸信教會立會九十五週年紀念特刊》,1999年。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E%B3%E9%96%80%E6%B5%B8%E4%BF%A1%E4%B8%AD%E5%AD%B8

解開桎梏,戰勝靈魔

培靈會
主題:解開桎梏,戰勝靈魔
分題:
存「活」之道--五月十六日(五)晚上八時   

處「世」之道--五月十七日(六)晚上八時  
 
蒙「福」之道--五月十八日(日)上午十一時
內容:耶穌曾三次以聖經真理戰勝撒但的試探,今天的信徒如何能夠勝過牠呢?(太四:1-11)

主領:黃鐘牧師

銅浸的日子

http://www.cbbc.org.hk/cbbc/activity/writing/news200704.pdf

上 一個世紀的六十年代,某一年的夏天,銅浸舉行青少年人夏令會,我被邀請擔任夏令會的講員。想不到,神就開始安排後來我在「銅浸的日子」。

當時,蔡明暉執事尚未被按立為執事,大家都叫他蔡部長。他在青少年人中間很受愛戴,所以在教會中長時間擔任少年部長。青少年人的夏令會當然是他的戲碼。經過這一次的接觸,我對他是相當心儀;他對我如何、相信可是一般。

六七年我被香港浸聯會差派到新加坡、馬來西亞浸聯會擔任老總,三年任期之內,可算為港浸聯爭到一點顏面;也為新馬浸聯會立下一點汗馬功勞。

七零年馬來西亞發生排華事件,我們一家人經過一段恐怖的死蔭幽谷。事後收到許多來自不同教會的慰問和關懷。不知道甚麼路透社消息,傳說我們將班師回港。其實我們正在為下一步的道路禱告!當時正在等候階段。其中一個可能性、也許會將新馬浸聯會辦事處移到新加坡,繼續留在南洋工作。

有一天,收到來自銅浸蔡執事的信,內容除了慰問之外,更是提及教會的需要。他將教會的現狀作了簡略的報告,例如有多少人聚會、有多少存款、現任阮牧師年底轉任九城浸牧師,現任牧師的薪水是多少等;末了就提到:「設若牧師有意返港,請首先考慮來銅浸事奉。」這是我在那段日子接到的第一封邀請信,以後就陸續收到不同教會的邀請信。當時我的態度是順從神的帶領,既然銅浸最早來信邀請,我就答應下來,不再多作個人考量。

七一年一月初,我們一家人五口、經從越南、泰國回到香港。(當時師母身懷六甲,四月在港生下小女妮迦)感謝教會的盛意,蔡執事與各位執事(李鵬搖、林志昭、張榮柱)親自驅車到啟德機場接機,隨後到灣仔謝菲道某潮州酒家晚餐。(這不是「最後的晚餐」,而是「最先的晚餐」)從此我在」銅浸的日子」開始起步!

十一年銅浸「生命之旅」在我事奉的生命中、留下重大的意義。除了在「銅浸」教會中的事奉以外,教會還給我在香港聯合事工上的參與,擴大了我對神國事業的視野。我有幸被選為浸聯會大家庭的不同角色,其中曾擔任:同工會會長、聯會副會長、出版社董事、同工退修基金會首任主席,傳道、書報、神學等部的部員。又被選為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的書記;第一屇世界華人福音會議的委員等。這一切的參與、使我學到許多事奉的學問與技巧;又容許我有進修的時間,對我往後的事奉、創造出很大的機緣。

最感到值得回味的事;還是浸聯會修章的運作。
往昔浸聯會的組織機制、可以說是「五十年不變」。

七十年代剛結朿,德高望重的林子豐主席安息主懷,正象徵著另一個時代的開始。一直以來浸聯會修章的會議都因人而「無疾而終」。其中的隱情,本會蔡執事參與其事、最有體驗!長任主席的林博士安息之後,繼任主席黃日強牧師重提修章之舉。原意只擬修改主席任期,以免改選舊人落台時情面尷尬!其實聯會長年以來、存在垢病,何止主席及常務領導層;就連各部委辦,也是專利凝固、年年改選、年年連任。當時,我是銅浸牧師,也被推為同工會主席。

時勢所趨,因而發動全面修章,包括各部部長、部員提名,概由會員堂提交;會員堂代表由五十人派一人,改為二十人派一人,上限五十人不變;聯會所屬機構受聘職員、不得出任常務及部長職。(註:此項修改不獲通過,是因不想因此全案凍結,前功盡廢;後來亦因此妥協而產生後遺)此次修章運動,表面上是黃日強牧師主持掛帥,實際上他是被逼上梁山,幕後推手卻是同工會。今天浸聯會的組織機制,能夠廣納各教會的精英,選舉能夠如此民主開明,都是當年修章的結果。其鮮為人知的底蘊與史實,黃日強牧師及充當前線的同仁,也多有安息主懷或已退出工場,我身為當事人之一,適任當年同工會會長,又是銅浸主任牧師,修章提案都經眾教會月會通過、然後向聯會提交。故此,有關浸聯會修章的來龍去脈,所有過程可謂最有依據的頭手資料。從淵源與作用上來說,本會功不可沒!

話說銅浸自從由天后廟道東方台搬到電器道新堂之後,多才多藝的主任傳道張天存先生,就很快被九龍城浸信會發掘請去;無獨有偶,難得本會請到一位忠心的「善牧良師」阮康濟牧師接任,正當教會穩定發展之際,阮牧師又被九城浸發掘挖走了!難怪蔡執事曾說:「我們教會的牧師離開之後,都到大教會去任牧師」。

我是在阮牧師離開到九城浸的繼任者。當時教會中的婦女很懷念阮牧師;尤其是懷念阮師母。因為阮牧師夫婦都是四邑的台山人,教會中的婦女很多也是台山人,除了「同聲同氣」之外,師母對這些婦女付出不少愛心的關懷!阮牧師留下一個穩定和諧的教會給我接任,執事和會友們對我的尊敬和信任依舊,這也成了銅浸教會優良的傳統和氛圍,直到如今。

上任伊始,教會人數不多,當日的教會如同一個大家庭的溫馨;李、吳、陳、何、張、唐、黃、蕭、梁、江、林、蔡,十二名門望族,已組成八、九成會友名冊。(按「百家姓」排列)如此組合的教會,認真是名副其實的「銅聲銅氣」,「合而為一」神的「家」教會。身為這樣教會的牧師,真是蒙福。十一年來,會務可以順暢發展;且有時間參與聯合事工及抽空進修,沒有一點制肘和後顧之憂!這些年牧會的日子,的確是生命中最值得珍貴、感恩和追憶!。

六、七年代,普世興起一陣歪風。國際間的冷戰、新一代的迷失、先後出現的有搖滾樂、僖皮士、校園裸跑等頹風!台海兩岸也有異動,台大學者引進「虛無主義」、「存在主義」、「神死了」等哲學,到處大學生、青年人掀起消極、頹廢、放蕩任性的情緒,人生失卻方向價值,如同「天地一沙鷗」,成了迷失、悲哀的一代!大陸方面又發生「文化大革命」運動。

香港也出現「土製菠蘿」、「 箍頸黨」、「扑頭黨」等。一時間,本港治安堪慮、人心惶惶,晚間出門消費、幾乎是不敢冒險的行為。教會晚間聚會、也幾乎全面停頓。北角浸信會的早禱會、也遭匪徒挾持入內洗劫。在這段期間,教會設在大廈內,都會受到大廈門禁限制,為公眾安全,公開聚會次數減少;也都採取「閉門崇拜」的防範;青少年團契人數停滯、青少年人工作面臨相當困難,教會前途感到消極!

本會為了突破以上種種的困難,順利租賃教會樓下舖位,自設樓梯出入。為了瀰補租金、本會決定開設「銅浸書局」經營教會書籍及飾物禮品。書局由李鵬搖執事任義務經理、黃素芳師母任義務營業主任、林志昭執事任義務財務。書局帶來許多方便和機會,以當時來說,港島教會書局、由教會經營,用店舖開設、可詡「只此一家」。此書局供應了港島許多信徒屬靈的糧食;也創造了「銅浸」的知名度;吸納了一些外來信徒和青年。(因為地利的關係,書局舉辦了幾年
年宵市場。開創教會進入年宵市場的先河。下期報導)

話說我在銅浸的日子(下)黃鐘牧師

開 設「銅浸書局」有兩大原因:
一為有教會開設獨立門口,自設樓梯、方便信徒聚會時出入自由。
二為提供地區信徒購買屬靈書籍。

當時教會的經濟狀況並不充裕,書局支出希望從營業收益自負。由於欠缺這一方面的經驗,開業之後、營業額尚屬理想;惟收益卻不能平衡支出。經過向同業瞭解後、這種情況並不例外,如要達到平衡,必須增設精品、飾物和賀卡。經過改良之後,書局情況尚屬理想,教會也毋須為書局承擔經濟浥注。轉瞬間,三年租約屇滿,屋主加租幅度奇高;此時,香港治安已趨安定,聚會情況也毋需門禁森嚴,自設樓梯與否,不會影響教會發展;港島方面、教會書局開設也如雨後春筍,少了銅浸書局也無損失!考慮結果,教會決定放棄繼續經營,將店舖交回舖主,書局事工就此畫上句點。

書局經營期間,有一件值得報導的事情,就是每年維多利亞公園舉辦的“年宵市場”。本會地處公園出口,因鄰近地利之便,因而興起擺設“年宵書攤”的創意。年輕的會友、帶著興奮熱烈的心情,由投標攤位到攤位設計、貨物運送、輪值看守攤位、推售貨物等,都全程投入;年長的會友則站在攤位前加油助陣。回想起當日的情景,深受全港眾教會之讚羨;如今回想:既溫馨又失落,因為那時參與的青少年人、年長的會友們,多已移民外國或天國!

也沒有人再記起、再讚羨!

時過境遷,今年的年宵前夕,我與師母有機會再踏入維園瀏覽,盛況不復當年熱烈,教會書攤卻有多處,站在一旁回憶一番,悕噓已是四分之一世紀!場中邂逅雷傳道一家,當日銅浸開創「年宵書攤」之創舉、豪情、盛況,已經一去不復返兮!

我在新馬事奉的時候,經常在各埠浸會巡視或領會,協助教會建立及增長。工作中深悉當地同工的素質、大部份具有先天性的貧乏。由於人才匱乏之故,教會事工難有發展。三年來的事奉,常為當地培才事工根本問題努力,只可惜主觀、客觀條件都不足夠,始終毫無頭緒,沒有任何成效。

返港之前,到怡保太平領會、主任陳威靈傳道,他剛從馬來西亞浸會神學院畢業。當時,他要求我回港之後,為他安排到香港進修,完成學業之後,再回馬來西亞工作。

此意正合乎培才計劃,當日我一口答應。我在銅浸工作的第二年,就向教會舉荐陳威靈來教會一邊事奉、一邊進修的培才計劃。

建議得到教會的認可,陳威靈傳道順利來香港進修,進入大專學院就讀。經過四年的學習,陳威靈弟兄的學習及事奉態度,深受會友欣賞,畢業之後,教會通過按立他為牧師,差派他回到馬來西亞怡保浸信會牧會。因著教會事工的擴展,同時也按立了陳嘉琛弟兄、吳守仁弟兄為執事。

感謝主,陳牧師到怡保之後,為教會籌建宗教教育樓,教會事工及人數大增,為馬來西亞眾教會所讚揚!此項成果,在當年眾教會提倡差傳的年代,本會已經有效地用行動培養人才,差派回本土作傳道的工夫,也算是另闢溪澗的差傳先河。(八一年我赴美事奉,教會經過一段時間沒有牧人,最後才召陳牧師回港牧會)七十年代中期,本港教會出現一片生機,許多海外留學生紛紛回港。

這批回港留學生中,大致上分兩類人:
一類是教會子弟出國留學之後、回到原來教會;
另一類是在留學之前尚未信主,留學期間被邀請參加學生查經班而信主的學生。

這兩類的信徒都有一個共通點:熱心領人歸主;沒有教會觀念;負有使命感。這批從北美洲回來的留學生,如同一股暖流,在教會提出時代的使命和興革,帶來傳統教會重大衝激和不安。後來由於教會領導層堅持立場,這些負有時代使命感的信徒,多有退出原有教會,另組新教會及創立有承擔的福音團體或機構。

這些福音團體或機構的性質有:特殊文字事工、社會族群關懷、中國大陸福音、海外差傳或短宣、青少年輔導等。這些事工都是需要大量人力、財力的支持,他們的人力、財力從何而來?當然是來自不同的教會,這又造成了教會與機構間的張力,其中所產生的不和諧現象,經過一段時期的對話與磨合,總算有了諒解,帶來了香港教會的祝福!本會在這段時間並沒有經歷這種衝激,因為我們沒有這類回歸的留學生。

我們的問題是青少年人的工作沒有對象。環視我們周圍的教會,青少年有來自真光、顯理、培正、培道、崇真、公理等中學;而我們教會中的青少年人、是來自信徒的子女。年長的會友,子女多屬就業青年;年輕的信徒,子女尚在幼年。誠如上文所說,教會如同一個大家庭。和氣一團、增進緩慢。

如何突破這個瓶頸,發展青少年人的工作?使教會能有明天的希望!這是當時我要思考的問題。後來我發現教會中有一位在寶馬山蘇浙中學讀書的青年(記不起他是現今仍在教會中的那一位),鼓勵他在禮拜六中午放學之後,邀請一些同學,來教會參加“福音性查經”。

查經之前,預備些少茶水點心給他們享用,稍作休息之後就開始聚會。在他協助邀請下,當時參加的人數少時有七、八位,多時有十多位。神的恩典,當時這批參加福音性查經的蘇浙學生,後來都受浸加入本會,也成了助道會(團契)的骨幹。從那時候開始,青少年人的事工就進入一個新里程,因著這批生力軍的帶動,人數逐漸增加。

更想不到,這批青年人在神的配對下,竟然一對一對的、有情人終成眷屬、逐漸走上了紅地氈,成為終身的伴侶。尤其難得的是、這些一對一對的佳偶,都成了教會事奉的好拍檔,大部份就是今天教會中的領袖們。(施牧師伉儷就是其中一對)記不起是那一年開始,我發現每主日的奉獻,除了幾位信徒的奉獻,數目較大的款項用支票以外,現金超過百元的不多,來自團契和主日學的奉獻,總是硬體多於軟體。

青少年人在團契、主日學和崇拜,都有奉獻,為了應付多次的奉獻,往往總會將原擬奉獻的金額、找換成硬幣零錢,分作多次奉獻之用。再則,每當崇拜奉獻的時候,主席總要說明:「奉獻是為基督徒而設,尚未成為基督徒的來賓,可以不必奉獻」。雖然這種說明,可以減少來賓的尷尬不安,長期行禮如儀、例行宣佈,始終造成會眾的不安和厭倦。

經過一番的考慮討論,教會決定取消在崇拜中的傳袋奉獻,改用塑膠奉獻封、於崇拜前夾在崇拜程序表內,信徒可以隨意於崇拜前後、將奉獻投入奉獻箱內(教會仍然提供不同項目奉獻的印刷奉獻封,給按月具名奉獻之信徒使用。
註:塑料奉獻封是為不具名奉獻使用,並且可以回收再用)。

為使信徒習慣這種改變,崇拜中仍然維持有奉獻的項目,並為奉獻禱告。實施前考慮到理財部因為改變而影響教會預算的憂慮,初期試行三個月,如試行成功,以後就繼續施行、否則就恢復原狀。感謝讚美主,試行的結果,教會奉獻並未因此減少、而且節節上升,硬幣的數量也漸漸消失。自從那年開始、直到如今,這種奉獻方式,已成了我們教會的特色文化。相信香港眾浸信會中,再難找到這種奉獻模式!

教會的會址是在電器道37號二樓,共有四個單位,面積約三千多平方尺。會址內除禮堂、主日學課室、團契室之外;尚有傳道人宿舍。教會漸有發展的時候,堂址就不足應用。如何解決教會地方問題;以當時教會的財政狀況,不可能想到擴堂的課題。奇妙的主,祂的意念出乎人的預料!有一天,婦女會會長唐陳艷馨姊妹告訴我:教會對面七十號四樓,有一個約五百尺唐樓擬出售,要價二十七萬元,她認為很適合作為傳道人宿舍,要我作出決定。

我當時的反應是需要提出討論;況且教會沒有這一筆錢。當晚,唐太、何姚愛蘭姊妹、周麗生姑娘、江惠蓮姑娘等人商量之後,顧不得教會辦事程序,即晚湊足一筆定金,要我與執事們通了幾個電話,取得大家的認可,就這樣的買下了傳道人宿舍。事後在教會月會中也得到全會眾的通過。購樓的款項,也在婦女會們的帶動鼓勵下完成。在這裡,我必須要對當日的婦女會(或稱女傳道會)的成員,表達衷心的感激,有她們的代禱、鼓勵、支持,使我在銅浸的日子裡、充滿了溫暖的回憶!

關於擴堂的事,我在任的時候、曾經二次的提及。一次是擬買糖街長江實業的新樓(即現在的銅鑼灣廣場)。
室內面積三千多尺,還有露台二千多尺。出售樓價不高,若出售現有堂址,補貼不多,是我們教會能力所及。後來因為考慮三千多尺沒有柱子遮擋的禮堂,固然莊嚴宏偉,然而;主日學、助道會等活動場地,就要向露台發展,雖然面積足夠;卻是違規!教會不能作違法建築的事,因此放棄不作考慮。後來又物色到現在教會對面的「福安園」。

各方面都很適合教會使用;惟因樓宇取光及空氣不足,只有前面電車路透光,聚會時必需使用空調,這樣每月的電費可就成了負擔。結果又只好放棄。 擴堂的事一再不理想,最後,神為教會預備了現在的堂址,那是我離開銅浸的日子之後的事;今後仍然存在「擴堂」願景,相信「在耶和華山上必有預備」,懇求天父早日賜恩實現!

銅鑼灣浸信會 2007年4月 第四十六期

基督徒祈求和平

澳門 合一祈禱會基督徒祈求和平 2002-1-23【天亞社.澳門訊】

澳門不同宗派的基督徒舉行合一祈禱會,祈求基督徒團結與世界和平,並希望藉此為天主教及基督教合一向前邁進。
約三百名天主教徒和基督教徒出席一月十九日在中華基督教會舉行的祈禱會。
一月十八至廿五日的基督徒合一祈禱周以「因為在那裡有生命的泉源」為主題。
祈禱會亦以此及世界和平為主題,內容有聖詠、祈禱、讀經、講道、宣認信仰等。

天主教澳門教區黎鴻昇助理主教促請教友祈求基督徒能加深彼此瞭解,加強合作,好使世人易於相信和接受基督。
祈禱會除了為合一祈禱外,也因去年美國911事件為世界和平祈禱。
澳門浸信教會黃鐘牧師在一月廿二日對天亞社說,祈禱會是各教派邁向團結的新一步。

他說:「在澳門,即使各基督教會也鮮有來往,今次可以為大家日後的合一奠下基礎。」

黎主教與合辦祈禱會的五個基督教會的領袖——
中華基督教會、
澳門浸信教會、
循道衛理聯合教會、
基督教錫安堂和聖公會。

澳門傳道地區發表合一呼籲文,促請信眾面對今日人類各種仇恨和分裂,為基督作出嶄新的活見證,成為治療和聖化世界的工具。

文章說,在多文化、多種族的澳門,以往基督徒太著重彼此的差異,若能修和,才能實現天國和平與公義的理想。【完】

(譯自天亞社英文新聞MA0636.1168期2002年1月22日)

澳門教會發展展望座談

主持:冼錦光 記錄:蕭楚輝

因應第五屆「世界華人福音會議」於澳門召開,澳門聖經學院擔承會議後「基督教來華尋根之旅」的籌備事工,並設計課程以助義工能對澳門教會的歷史發展有所認識,是次座談會乃上述課程「探古釋今創未來 ----- 澳門宣教與教會發展專題系列」的第七課內容。特邀請本澳資深教牧領袖共同籌策分享對澳門教會未來發展的看法,他們的資料如下:

( 鐘 ) 黃鐘 ( 辰號基督文化協會會長,資深牧者 ) ( 譚 ) 譚逸雄 ( 中國信徒佈道會澳門區主任 )
( 儀 ) 黃嘉儀 ( 協基會活泉堂主任傳道 ) ( 白 ) 白約翰 ( 澳門晨光福音堂牧師 )
( 李 ) 李佩娟 ( 拉撒路青少年宣教中心主任 )

一 . 澳門教會的現況分析
冼:透過資料粗略掌握了澳門社會和教會的情況,加上大家長期在澳生活和事奉,對澳門教會的現況有何種觀察和歸納呢?
鐘:我於 1961-1966 年曾來澳牧會並按立為牧師, 1979 年趁安息年來澳服侍,最近十一年也在澳事奉。澳門教會現存五種現象:
先天性缺陷:澳門長期以來是出處而非聚處,過去人材輩出,但都移居他處,例如澳門浸信教會曾有廿多人讀神學獻身侍主;又如香港浸信會大學兩位前校長、前北美華人浸信會總幹事等皆為此教會會友,但都移居外地,澳門自身卻缺少牧者。

缺少自養力:澳門教會自養力普遍偏弱,中產專業和有經濟實力者常移民他往,雖然一九九九年回歸後這現象有所改進,但經濟因素仍常困擾教會的發展。
人材缺乏,中產專業信徒多移民他往,教會信徒多屬草根階層,教會在發展過程中常缺能力、靈力和財力。

教會眾多但影響力薄弱:普遍教會在人財兩缺下,長期倚賴外來資助,有點掙扎求存感覺,華人教會差會常只在特定時間經濟支持宣教士,但缺乏全面持續支援,堂會間互助互補的情況也不多,同工常感孤軍作戰,很易耗盡精力,更難建立堅實的自立成長生命。
缺乏聯合事工:個別堂會常只能獨力發展,在資源短缺下,教會長遠的策略、計劃、執行都不容易,做成惡性循環。因而教會群體對社會文化亦不易產生影響。

譚:根據 2004 年底的統計數字反映,過去廿五年教會數量和信徒人數都有不俗的增長,但基數細,到今天信徒人數還未及整體人口的 1% ,信徒增長的百分比也不及堂會的增加,形成全澳 60% 教會的聚會人數少於 40 人,超過 100 人的教會少於五間,大多教會長期在掙扎求存的階段,缺少力量全面實踐見證,且是持續的現象。我認同黃鐘牧師所分析的第二、三、四項,並建議教會應對策略為:

將增加本堂人數為教會發展的首務,人力、資源增強方能較健康地發展。
針對本地人材缺乏,鼓勵推動更多本澳信徒的蒙召獻身,留澳事奉;當然也不忽略信徒領袖的培育。兩年前的統計顯示仍有 22 間堂會 ( 教會總數約三份一 ) 靠宣教士維持,堂會信徒自養、自立能力成疑,究竟是自身能力真的不及抑或是觀念意願不強所致呢?缺少本土同工和領袖參與,形成倚賴性的惡性循環。

對社會的影響力薄弱,教會已失去很多先機,現在要重新爭取參與醫療和教育的機會不易,從社會需求、政策配合和教會形象各方面考慮,教會應集中考慮老人服務、戒賭服務和家庭輔導等三方面事工,這三方面亦是澳門社會未來發展的實際需要,而又是教會相對較易承擔的部份。
儀:澳門教會的發展,與社會狀況相似,過去歷史形成教會與社會,信徒與個體均有三種狀態:
對前景感到迷糊,即使經濟發展表面繁榮、接近全民就業的狀況,但個人、教會、社會均不知未來發展方向。教會如何在混亂迷茫的處境中揭示遠景、提供具體長遠的路向呢?
經濟傾斜向賭業單元發展,形成泡沫,表象一片欣欣向榮,實際充滿危機。

教會的自我形象和身份低微,普遍有自卑感受。自卑感使人不易承擔使命,事工容易流於因循。
因此對自我身份的認知,從而確認存在意義並由此發展自身使命為現時社會、教會三大待處理的課題。

李:佔全澳人口約三份一的青少年人普遍對前景感到很灰暗,所以傾向在短期經濟較好時賺快錢,視界短淺,教會也反映出這種現象,正確的目標方向和遠景是教會和社會的共同心願。我們應重整自我形象、較正身份位置,正面積極地宣示遠景使命。

白:過去廿六年的觀察,澳門社會變得很快,教會身處其中,雖然相對仍很弱小,但與八十年代相比已有明顯的進步。八十年代初本土同工極少,同工流動性很大,信徒人數和實力薄弱,被稱為「福音的石頭地」。九十年代開始有比較多大學生回流並能留在教會協力發展,這段時期增長雖不算明顯,但越來越多服事特殊群體的機構出現。進入廿一世紀,整個社會的發展越來越要求專業化和分工,教會面對相同要求:福音工作專業化、社工化,缺少神學基礎和屬靈能力,教會對特殊群體的關懷相對薄弱,其他如戒毒、釋囚、賭徒、博彩業從業員等人數不少的群體,在福音工作中備受忽略或被邊緣化了。面對這類群體的福音禾場被放棄,教會如何發展起來呢?

二 . 基於歷史形成澳門教會的現況,教會和機構有何議題,如何針對處境,提出適切的發展方向呢?
冼:在過去特定的歷史發展情況下形成澳門教會相當弱小,澳門回歸以來在政治、經濟、社會各層面上卻有頗大的轉變和改進,教會可如何面對呢?按上述所言,教會的未來議題包括如何自我辨認定位、如何參與社會關懷、如何達到自立自養等種種迫切需要。借用 Paul E. Pierson 研究專著《基督教運動的歷史發展》的結論指出,可從歷史處境、屬靈因素、架構因素和人物領袖四方面入手,為澳門教會的未來發展獻策。

李:假如視教會為組成社會的部份,教會應在自我專業上定位,不應由社工來運作教會,或不要以社工的觀念來為教會定位、獻策和發展使命。信仰與社會服務如何結合得好,是神學課題,如此定位正確,才能突顯基督教在社會中的獨特「專業」地位和影響力。當然未來社會所需要的如輔導、長者服務和病態賭徒康復工作,教會可以更具策略並專業地參與,但因社會服務往往由專業社工負責,容易形成社會服務和教會佈道牧養的結合不佳,使使社會服務和教會發展未能互動的共生關係,產生明顯的果效。

鐘:強國必先強身,教會應優先致力改進自身種種積弱的部份,自強然後外拓,否則一切皆屬空言。教會應先對普遍而正常的市民佈道牧養,增長能力再服侍特殊需要群體。澳門現況是因特殊的經濟起動而有很多專業人材來澳發展,另外也有許多內地大學生或教授留澳,加上十多間大學師生的需要,教會應把握這個特別的時機,針對這類群體努力佈道牧養。那些弱勢邊緣群體固然應有機構去關心他們,但教會仍應以普遍市民為對象,已被邊緣化的群體需特殊呼召者承擔,亦需投入大量資源而不易見果效,教會不要分心。另外過去教會傳道牧者事奉不夠穩定,堂會經常地轉換牧者,影響牧養的持續性,信徒生命成長的質素也備受影響。所以求神賜下穩定而強大的牧者領袖,俾能培育高質素的信徒生命,然後再發展社會整體的關懷或對特殊群體的服侍。當然我不反對個別信徒或機構,在任何時間投身於神感動他去服侍的特殊群體,但就整體澳門教會在發展策略的優次,不可本末倒置。

冼:黃牧師提到聚焦適當群體和提升信徒素質;李佩娟姊妹則提到服務的專業化,還有何種方向呢?
儀:對澳門教會未來的發展,我從領袖、體制和資源三方面來看。

一. 穩定而強大的領袖的確重要,神學院可更看重領袖的培育,特別針對本土牧者和信徒領袖的素質需要,包括其承擔感、獨立反省能力、積極思維、服侍神而非雇工等事奉觀。

二. 當面對社會要求的行政化、專業化的要求,教會的體制卻仍停留較傳統的僵化和不透明的做法,當然我不以為要全盤接受社會的做法,但需要有宜於教會又切合時空的更新,否則必產生矛盾和張力,窒礙教會的健康成長。

三. 既然現時澳門教會都是極小型的教會,每堂的資源都極為缺乏,但同時因人數少而分散致浪費了很多資源。除了可以有更多的跨堂合作外,宗派或差會在考慮開拓分堂時應加倍慎重,相反同宗派間或已有友好關係的堂會,是否能有合併的可能呢?

鐘:合併之議難行,以大併小類似收購方式已有教會從事。

譚:雖然聯合或合併之議未必即時可行,但可加強事工合作,透過聯合事工的過程,加深溝通、信任,就有可能產生進一步的聯合發展的可能。這些聯合工作,特別適宜於配合關懷社會的整體參與,這類的服務和福音鬆土工作,最好能結集最多教會的資源和實力,建立強大的社區教會網絡,以能對社區產生正面的形象和更大的影響力。如北區教會繁多,能否聯合舉辦活動使教會能為社區需要拉上關係。例如過往宣道堂結合宗派內十多間堂會,又邀請其他堂會一起參與的「清潔社區運動」,就是一個頗成功的教會聯合事工,它有效地提高教會在社區中的認受性,為福音工作產生一定的鬆土作用。另外機構和教會的合作性仍應加強。基督教聯會理應從教牧團契的狀況中提升到結集堂會實力,推動聯合事工,改進基督教的形象,造就福音的好土壤。

白:教會也要邁向專業化,因為越來越多海外大學生回歸,他們在海外信主或被牧養,返澳後面對較傳統的教會型態,彼此都需要適應,教會應對本澳或海外歸來的大專學生更多專注。另外是社會的發展不同了,八十年代高中以上學歷者首選出路是做公務員,但廿一世紀多了一個更大的吸納人材的經濟體,就是高速發展的賭業,教會是否已在這個龐大的人材庫中自動放棄呢?賭業的發展引伸未來病態賭徒的增加,港澳調查說明一個病態賭徒會影響約一百人,可預見其影響性,故專業的輔導和對其家庭整體的支援亦益形重要,教會已覺察這需要,期望能在這方面有更專業的發展。其次是新移民基層家庭對輔導的需要也很大,教會可進一步發展這方面的工作。
冼:對於事奉群體的優次、教會聯合工作和合併的觀點,要留意什麼?

鐘:教會合併是相當複雜的,我同意教會間可以加強合作,比如浸信會聯會、宣道會聯會和宣道堂聯會就可以牽頭帶動宗派內的聯合事工,由機制帶動權利與責任的承擔較易,然後再逐步發展跨宗派堂會間的聯合工作,基督教聯會理應在這方面有更大的推動。當然領導人是最常遇到的問題、組織的問題也常構成阻力。至於社區網絡的建議是好的,但也往往是人的關係,而非地區問題,事實上澳門的社區很細,跨區也不是問題,有適合的領袖,建立良好信任的關係,聯合事工就很易推動。至於個別教會體制的考慮,最終是教牧同工在堂會中的決策地位,否則即使同工間的主觀意願樂意有更大的聯合事工,但帶返堂會時卻被否決,也是無從推動的。歸根究底,合適的領袖人選是最關重要的。

三. 在領袖同工與教會聯合上的策略和步驟
冼:澳門教會過去百年發展,按照澳門浸信教會的歷史來看,除了客觀環境因素外,堂會自身同工和領袖健康強大,並彼此同心事主時,也是教會發展較快較興旺時期。按 2004 年底譚逸雄牧師的統計,在澳門共有 68 位被定義為本地同工,即持有澳門身份證,並由澳門堂會支付薪酬者,其中一半屬宣道堂同工,其餘只有廿多三十人是符合上述條件(但包括外來同工住滿七年者),可見本土同工仍見缺乏,應如何具策略有步驟地發展本地同工和增強本地領袖的生命素質呢?據上述歷史觀察,對本土領袖和牧者的培育、再生和傳承是重要的。

譚:差會和宣教士思考澳門教會的發展,應定立具體的目標,就是以建立本土自立教會為優先目標,差會要選派高質素的宣教士並長期持續地留澳,除一般佈道、牧養能力外,並應擅於針對高學識、專業人士的牧養和培訓需要,使其教會和信眾能建立清晰的自養、自立的目標。來澳宣教士不應長期強調開荒佈道取向,宜培育訓練本地信徒成長並由他們承擔此責。

儀:教牧和神學生應先自我更新,帶動堂會的發展。並引導堂會發展應以自立為優先目標,過程中以人材培育為達致目標的進路,人材培育兼顧狹義的教會事奉和廣義的生命事奉,即職場神學的實踐,使他在任何處境仍有能力秉持使命見證神在他身生命中的召命。

鐘:以教會為最優先的發展目標,加強信徒在教會中的責任和使命,在澳門教會現時的處境,先關心自己教會的處境、傳統和體制的強弱,集中專注堂會內的發展和服侍,生命增強後,對外會自然產生使命感,到時亦較能有力量實踐向外使命。

白:工業福音團契在澳開展戒賭事工兩年,已成立一個二十多人小組,信主的組員已能熱心服侍。威尼斯商人集團轄下將有壹萬多員工,並願意將病態賭徒員工轉介團契接受輔導,我們需要極多教會資源協助,教會是否應更多關注這個龐大群體的需要。

:教會應先清晰定位,教會與機構的使命不完全一樣,策略上應集中針對普遍需要,做好預防,帶人信主,培育生命,當實力增強後,按感動投身於不同需要的群體。

冼:神給每位同工獨特的召命,使信仰群體有多元化的關懷。在《邁向明天》一書中,吳思源提醒我們教會是屬於現在式的,教會活在這時代,回應這時代需要,向這時代的人作見證,她常需自我提問:「傳統召命如何、同工如何回應?和鄰舍是誰?」三問題,讓澳門教會信徒一同努力,邁向明天。

http://www.macaubible.org/issue2/9/906.htm

何謂基督教文化(上)

http://www.m-ccc.org/

http://www.m-ccc.org/m-infm/Mo/hist/XnCulture.htm

http://www.m-ccc.org/Macau/CultureFstvl/History-02.htm

文化是一個多元的結叢,本身有很多東西組成,有很多的單元,亦有不同的定義。

文化之定義 凡可以影響人類生活、習慣、思想、言語、道德及行為體系的事情,都可以歸類為文化。

文化之類別及層次  
文化本身有其層次:1/高原文化及次文化;2/純理論及實際性;3/隱性及顯性的。  
有很多人在言行中已實際上應用及看見的,但不知道這些已屬於文化範疇,實際上有它的根源性的。比方:教會在復活節及聖誕節之禮儀,是我們可以覺察到,是屬於基督教文化中之一種,是屬次文化一類。它本身是有其根據性的,或是來自西方的基督教國家,或是來自聖經的教導,但這些已成了教會之生活及行為,雖不一定有直接性之關連,但從觀察中亦可知道是基督教文化的一種。  文化亦有其廣泛性,同時亦有本身的血脈,有人種、地域之異同,亦有其生態,亦存在於開放式及封閉式之社會中。凡能可以吸納的、能溶會的,文化必定會有生機,必會生長及更新變化,否則在關閉的空間中,它會漸漸地死亡,會消解。

基督教的文化特性1/ 道成肉身----恩典與真理  基督教的文化是一個「道成肉身」的文化,「道」就是「神」,所以綜觀來說,基督教文化就是『神』的文化,絕不是「神化」。因衪來到世界,亦是「以馬內利」的文化,所以自有人類文化或文明以來,都是「人」自己自居,是自己發展自己的文化,但基督教之文化,是將人帶進新紀元,是從耶穌基督開始,耶穌基督是「道成肉身」開始,住在我們當中,這「住」可稱為「以馬內利」的文化,是神與我們同在,簡單來說,基督教文化是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 (約一14),是「道成肉身」及「以馬內利」的文化。
  
基督教文化之內容是「恩典」與「真理」,我們細察中了解基督教文化只有兩樣東西:恩典與真理。保羅亦說過,猶太人求神蹟,希利利人求智慧,基督徒只說耶穌基督及釘十字架之道理,從中保羅標誌出其中三種不同的文化,一種是猶太人的文化,一種是希臘人的文化,一種是基督教的文化,這種帶出恩典與真理之文化,若加以說明,基督教之文化是「救贖」與「慈愛」的文化,我們可以說捨命或神受世人,整個文化是救贖,將人性定了位,將人之本性中,所需要,再不是教育,而是拯救,而神定出一個新紀元之文化,將定性之有罪的人類,透過神的救贖計劃來挽回,這個不是狹義的,只提及耶穌釘十字架之事情,將一個人從罪中救贖出來,重要的是捨己、犧牲、博愛。

2/愛與超越人類的倫理道德  從中國傳統的次文化中之「有仇必報」觀念,是可怕的,報仇是天公地義,是人類的職責,但唯有基督教之文化是「愛你的仇敵」是「把炭火堆在仇敵的頭上」,可以說基督教之文化是「愛」的文化,亦是道德倫理的文化,正如聖經所說:「你們要完全,好像天父完全一樣。」是超越一般人類的倫理道德,「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標準。
3/ 創造與更新 創造之意是將人從罪中釋放及救贖,是新造的人,若有人在基督裡,他是新造的人(林後五17),是新創造的人,滿有神的仁義、神的聖潔、神的真理,而在整個過程中是不斷有更新變化,這亦是聖靈的工作。

 4/ 服事與關顧   耶穌說:「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侍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可十45)﹔耶穌是用比喻說明:「誰是我們的鄰舍?」,不是單指落在強盜那個人,即指出凡有需要人幫助,都是我們的鄰舍,正如現代的社工、社會關懷等事工,教會更是秉承這服侍人的地方。

5/ 書卷教育  因著採用及引用聖經真理,而聖經是透過教育完成基督教的教訓 (太廿八19-20) 而延伸出教育的理念。

6/ 高貴尊嚴  只有基督教提倡「人性」的尊嚴,及「人格」的重視,人是按神的形像來造的,人故此要似『人』,人不可以侮辱,不可以把人當為禽獸的對待,在不文明的社會中,奴隸的制度是需要改革,是應該摒棄的。

7/ 平等自由  因為我們都是天父的兒女,而兒女是沒有分別的,沒有分高低,我們都是『君尊的祭司』,是被釋放的一群,釋放即是自由,兒女即是平等,我們亦是智慧富足的一群。

8/ 見賢思齊  正如保羅所說:「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 (林前十一1)從前引導你們的,你們都要效法他們的腳 (來十三7)。

9/ 堅信力行| 你們將所盼望的信心,堅持到底,便是神的分 (來三14),唯有忍耐到底必然得救,耶穌說:「你們不是單聽道的人有福,乃是聽道後又行道的,這人才是有福。」 聖經屢次提到聽道而不行道的是死的。 (雅一22-24)

  這些基督教精神的脈絡,砌成了基督教的世界,但凡基督教的國家及群體,他們都是具備有不同表達的方式,去完成基督教文化的精神。有時以醫療、有時以社會服務、有時以辦學,有時以傳教方式,有時更以多種不同的方式去達成聖經中的文化。  

我們說西方的文化受基督教所影響,因此西方文化就是基督教文化,事實上西方根本的文化,不是基督教文化,以羅馬帝國來說,在他們的血液中並沒有「恐懼」這個觀念,他們是殺人不眨眼,是凶殘,鐵蹄踏破了整個當時的歐洲,根本是沒有「仁慈」的,但基督教文化卻改變了羅馬的根本文化。而希臘文化只重邏輯,但卻充滿淫亂,相當不健康,正如昔日在哥林多的廟中的神妓,在其藝術作品中亦可以看見那些都是赤裸裸的特徵,但基督教文化傳到他們中間時,成功結合後,改變他們,更變成了西方的主流文化。 (下期待續)

○黃 鐘牧師主講 / 冼李淑冰整理(本文乃根據黃牧師在九九年八月「基督教文化節」專題講座中的錄音整理而成,未經講員斧正;黃鐘牧師現任澳門浸信教會堂主任,澳門浸信中學校長,中澳聖經學院院長。)

基督教文化系列之2

基督教文化與澳門 《歷史與人物篇》  
http://www.m-ccc.org/m-infm/Mo/hist/XnMacau.htm
 
  澳門原是荒蕪之地,在宋朝之前並沒有人居住,沿海一帶只作漁民的避風港及海盜藏匿之處,在1534年葡萄牙政府初次東來澳門,心想往到中國開拓市場,也曾到香港屯門青山一帶,當年到澳門黑沙灣地區以借曬貨為名,不斷弄濕貨物延遲離開,更與當時清地方政府以金錢協定,蓋建茅屋以作長久貨倉用途,以500兩白銀作租借之費用。

  到1557年按葡萄牙政府之記錄,因剿盜有功可以換取澳門為長居之處,但每年仍要繳付500兩白銀為費用。他們當時到達之地為媽閣,「亞媽」乃福建話,意即媽祖,他們更以此塑像貌似西方聖母瑪利亞,故稱此地為「中國上帝聖名之城」,意即:媽祖是中國人所供奉的神。

  羅馬基督教 (下稱天主教) 因新航線之發現,由好望角到印度,佔據印度,故取俄亞為大本營,立足地,並向東拓展,以整個東亞列入他們宣教及貿易範圍,他們因有先進的軍艦 (紅衣大將軍弗朗基之大炮),借著這個優勢到澳門,當時羅馬基督教因16世紀宗教改革及理性主義時期,因著天主教所屬之地國家,因此就紛紛脫離所屬之統治者,趁此機會他們找出路,當時葡萄牙教會向政府宣告,商人向東方貿易,你們有其責任,就是幫助教士推行宗教活動,政府向商人勸言,政府保護你們,你們亦要保護宗教,這便成有護教之責任,當時正因如此,天主教教會就以此情況下向澳門進行宣教活動,按歷史地位來說,澳門就成了是很重要向遠東宣教之基地。

  到清朝1906年,澳門志道堂在黑沙灣開始立會,香港道濟堂送給他們一塊牌匾以作賀禮,內中寫上六個字 「福音初至之地」。直至如今仍存放在教會禮堂。1807年倫敦會派馬禮遜 (Robert Morrison) 到中國宣教,倫敦會是由英國的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共同組織的海外傳道機構。

  馬禮遜到澳門生活亦不容易,十分艱難,因?倫敦會之接濟不定期,所以在居留及經濟雙重壓力下,他就作了東印度公司之翻譯員,亦從事聖經翻譯及字典撰寫工作,七年後帶領蔡亞高 (又名蔡高) 信主,他是一位雕刻工作者,不久在東望洋一個隱秘之溪澗接受水禮,不幸地因肺病不久離開世界,另有一說是殉道而死。

後來馬禮遜因事工繁忙,請求倫敦會派多一位宣教士名米鄰 (William Miline) ,他生得奇貌不揚,但博學多才,後因天主教對當時馬禮遜工作之監視,故此影響他的事工,並未能發展,因此米憐被送到馬來西亞的馬六甲開始他的宣教事業,隨行亦有兩位肢體同工,其中一位就是梁發。
  
開始時的工作就是翻譯聖經工作,創辦當時中國第一所神學院英華書院,設有語文及聖經科目﹔而梁發在當中協作印刷,出品一本中國報業史上第一份雜誌,內容有福音、科技及新聞,這份被稱為第一份報紙,而梁發也被稱為第一位報人,當時行銷馬來亞、印尼及中國一帶。因著梁發雕刻工作緣故,在1816年,決志信主後,十分熱心及長進,貫徹米鄰牧師對文字工作的志趣,他亦寫福音單張來派發,後回到中國時,在馬禮遜還未離開世界之前,按立他第一個中國的宣教士,因當時還未有牧師稱謂之設立。

  而當時中國第一位牧師是何福堂牧師,他的兒子是何啟,是一位大律師,太太是雅麗珊 (香港雅麗珊醫院以她命名),亦是香港啟德機場的合夥人之一。何福堂雖不是澳門人,但他卻是澳門人所辦英華書院的學生,故與澳門是有關係。

  除了馬禮遜、米鄰及梁發之外,與澳門有關的人物是是普路士人的郭士臘 (有譯作郭實臘) (Karl Friedrich August. Gutzlaff or Charles Gutzlaff),是荷蘭差會所差派,是穿著荷蘭服飾的另類傳道方式,而他個人獨力翻譯聖經,名為郭士臘譯本,後更成為太平天國的聖經,被洪秀全所使用之聖經。他在澳門創立一個「福漢會」的組織,意即為福音傳到漢人,在沿岸以派發書仔 (福音單張) 方式傳道,後更帶來了一位中國人信主,就是王元深先生,他是相當重要的人物,因他寫了第一本教會歷史,而他的兒子是王旭初,孫兒是王重惠,他是中國司法部長,一家都為俊傑,其後代亦是對中國有相當重要與影響。

  而郭士臘太太在澳門開辦女子學校,專為女子而設,而後來叔末士太太所開辦的女子學校之前,亦在這間學校授教。在1836年,浸信會的叔末士來澳門宣教,當時受到政府及天主教所刃難,難以上岸,沒有人願意接他們上岸,後因著傳教士幫助下,可以上岸事奉及生活,而在他們未曾到澳門之前,在星加波學習廣東話,故此在這裡一方面學習廣東話,但事奉卻未被發揮,故此經常偷進到廣州十三行來了解是否有機會發展,雖是這樣,但有一些以家庭為單元的事奉機會,因而帶領一位姓楊的信主,居住在中山,他是作賣買的商人,大有學問,這位先生更成為浸信會華人第一位牧師,他姓楊名慶,而按牧即在美國三蕃市教會,後來返回到廣州協助叔末士教會事奉。

  隨後,亦有另一位牧師來澳門宣教,名叫羅孝全 (Issachar. J. Roberts),是富家子弟,因受感動,成立基金會,獻身中國傳道,他特別向兩類群體事奉,一是痳瘋病人,另一類是鄧家人 (即船家),澳門當時有很多痳瘋病人,正如在澳門有一街道名為「風順堂街」及「瘋堂斜巷」,因當時是有痳瘋病院之設立。他向那些痳瘋病人傳道,此人具有傳道之熱誠,他與叔末士等同工直到1842年前,即香港割讓給英國之前,當時絕大部份西國宣教士都在澳門隱藏,等候機會進入中國傳道,當五口通商後,而大部份宣教士都離開澳門進到中國,而叔末士即到香港開始黃后大道浸信會及開辦女子學校。

  為何辦男子學校比較困難? 而當時澳門浸信會亦開辦一所男子學校,叫「培智」,開始時只有二三位男生入讀,三年後結束,隨後再辦「靈道」女子學校,當時浸信會有一次會議中提及要恢復男校,記錄有載因辦男校有困難,故作擺論,決議繼續辦女校﹔而羅孝全牧師在廣州東城閣開第一間浸信教會。
  澳門歷史地位,首先在四百多年前天主教藉葡澳人的管治來到澳門,當時之教務並不發達及成就,後來利瑪竇來到澳門後,宣教事工上才有很大的突破,這是天主教在澳門的歷史地位。而對更正教來說,澳門是「福音初至之地」,是非常有歷史價值的地方。  (待續)

   本文乃黃鍾牧師於1999年8月在「基督教文化節」的專題演講內容,由冼錦光傳道根據錄音整理而成。

基督教文化與澳門(上)

羅馬基督教(天主教)的貢獻
http://www.m-ccc.org/m-infm/Mo/hist/RomanXn.htm

  天主教此名字是由利瑪竇研究出來,他覺得在中國傳羅馬的宗教,一定要給中國人能接受的,在中國古籍中發現中國造字上有一定性的規律,就是在六書中有一定之意義,發覺「天」字在中國文字結構上來說,即是「神」之意,孔子曰:「獲罪於天,無所統也。」「天」之結構即「一大」而結合成「天」字,而皇帝是最大的,故名為「天子」,故得罪「天」者,即得罪「神」,奉天承諾,中國稱皇天后土。利氏深覺得「天」即「神」之寓言字,故用「天」及「主」作為所用宗教之稱謂,當時羅馬政局並未能接受此名字,初期時,傳教者有多來自意大利及葡萄牙。

  在1540年時,教延指派一些有學問及見識之傳教士來澳傳教。後來意大利的神父來到澳門傳教,他們除了傳教外,亦對科技、文化及知識有相當大的貢獻。之前有一位天主教聖人沙勿略 (Francis Xavier),也曾想到中國傳教,但不成功,到了上川島老死他鄉,而後人都對他十分尊敬,并且想把他屍體埋葬,在馬來西亞及日本都受到影響,這位教士相當有遠見,在一處地方傳教不能固守本身的文化,一定要匯合當地的文化,要學習他們的語言,但當時並沒有人接受,故此孤掌難鳴,結果壯志未籌,就離世去了。

  在當時印度羅亞 (即傳教省) 的地方,有一位耶穌會省長范禮安神父(Alexander Valignani, S.J. 1539 - 1606.) 坐在澳門面向關閘,目睹遠處神州,發出沉痛的呼喊說:「巖石呀! 巖石呀!甚麼時候你才能開啟啊!」當時政府仍是閉關自守,此一句成為極有挑戰性的說話,在當時看見在澳門傳教發展下並不理想,因為要學習聽葡語,要入葡籍,並要改葡名,除了為了做生意,得好處及利益下才會這樣做,故此他向當時的修士說:
「你們要學中國語啊!」他們卻回應:「學中國語需要有所羅門的智慧,瑪土撒拉的年歲才可以 (意即絕不可能)。」
但他並沒有灰心,他亦在羅亞地區找到另一位神父羅明堅 (Michael Ruggieri, S.J. 1533-1607),他願意到中國,花上不少代價學習中文,1579年到澳門,在澳門勤力學習中文,預備到中國傳教,同時,他亦尋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但當時所有修士反應不佳,後來找到另一位神父利瑪竇 (P. Matteo Ricci 1552-1610) 為夥伴,他們一拍即合,不單學習日常用語,更深入研究中國文化與文字,而且理解到中國社會文明是掌握在讀書人的手中,他覺到當時傳教只在普羅大眾,起不了大作用。而中國是「士」族社會,若然接觸到大家族、大戶人家或官府人士,那麼教務就容易展開,於是他們多次進入國內,探聽市場,他們並帶地圖及西方稱為「奇巧之器」進入內陸,展示給當時的地方官觀賞,而當時有一位在肇興府中接納,於是天主教就在肇興府開始,他並不意為肇興為目的,因為是要向高層社會為目的,故此北京才是朝向的方向,直至如今你們亦可在京城紫禁城中的「鐘」中,亦有發現當日他們給朝庭之「奇巧之器」。

因此,給北京皇帝禮遇,而因鐘亦會朽壞,故皇帝要求他們留下維修這些「奇巧之器」,於是賜予四品官銜,一方面維修鐘,另一方面鑽研中國文化。他的貢獻很大,結交朝延官員,在當時明朝有禮部尚書徐光啟及三位大官,信奉天主教,更被為譽為「中國天主教開教三大柱石」,後更稱為「護教者」,因當時亦遭遇到教難時,因禮儀之緣故,他們遭受一些官員反對。都因為知道他們亦曾作天文台的監察者,後稱為欽天監,後有湯若望 (John Adam Schall von Bell) 及南懷仁 ( Ferdinandus Verbiest 1623 - 1688) 亦有擔任此職,測算當時的天文事宜,最近聽聞已開放第一所天主教所創的天文台,作為旅遊點。

  在當時利瑪竇時期不單是進入中國傳教,更將中國四書五經譯成拉丁、法文及德文,由於這樣,德國亦興起漢學熱潮,這段時期中西文化交流,天主教教士,特別是天主教耶穌會之教士做了一定性的貢獻,他們亦將西方學問帶進中國,而最具象徵性或代表的是,具體的就是今日所見的大三巴教堂,是耶穌會的居所,後來在范禮安催迫下,更擴展成一所神學,即聖母修院,後更擴建為聖保羅堂,升格為神學院,為大學,課程內容會教授有中文、拉丁文、神學、哲學、天文學、物理學、數學、醫學、修辭學及音樂等科目,當時收到學生最多有400多人,而此神學院更栽培外地修士研讀當地文字地方,亦有作為本地修士研讀神學,此地方曾有百多位中國籍修士修讀後進入中國傳道,他們真是精通各種學問。

  利瑪寶本身不單是傳教有貢獻,在中國文化上亦能貫通,耶穌會與後來傳教的修會產生矛盾與衝突,都是因為是在文化上的差異,他們認為應該是與匯合當地文化,而其他修會卻不認同,要固守原有文化,傳的是異文化,所以為了此點卻造成了日後的衝突,後來打官司到教延,而教延仍站在保守一派立場,故耶穌會在此點上是喫虧的。而天主教之貢獻是向朝延的大官傳教,除了徐光啟、還有楊延筠和李之藻 (我存) 他們更為天主教開教之三大支柱。
  天主教不單將聖保祿堂成為文化交匯的具體建築物之外,而有另一地方之建築物,就是在中國歷史上第一間西醫,即白馬行醫院是當時最早期1569年已設立的,現將變成葡萄牙的使館,以上就是明朝之天主教之貢獻。

(三之一,下期續)基督教文化與澳門」系列,由澳門浸信教會堂主任、浸信中學校長黃鐘牧師講於1999年第二屆基督教文化節,冼錦光先生整理。「
 

基督教文化與澳門(中)

基督教(更正教)的貢獻 黃鐘
http://macautimes.net/times/44/4431.html
http://www.m-ccc.org/m-infm/Mo/hist/XnMacau2.htm

  在清朝即有馬禮遜 (Robert Morrision),他不單帶了人信主,而他的手抄本聖經現亦存在香港大學當中,而其中大部份是米鄰與他一齊共同翻譯,馬禮遜離開世界,表面上他沒有大的成就,後來有一批美國商人在廣州大三行因為記念他,他為傳道死在中國,故發現在中國有一方面是很缺乏,就籌備馬禮遜記念學堂,不是現在澳門的一間。當時,已籌備了資金,但從何處找到老師,他們就去信倫敦會將其需要告之,結果英國沒有回應,只有美國紐約一位塞繆爾。布朗 (Samuel R. Brown) 願作校長,故到澳門開學,第一批只有六位學生,這六位學生後來都成材,他教六位小孩,其中有一位家境並是不太好,後來他作官不錯,他更是第一位留學生叫容閎,家在南屏,是一位靠行乞渡日,但品性純良,郭士臘夫人每次到市場賣菜,他卻自動自覺地協助夫人,因此在對談中,夫人知道他的志趣是入讀學校,故此夫人破例收留他讀書,到馬禮遜學校開辦時,推薦轉校,不久,
1842年因香港割讓英國,便將此校搬到香港繼而辦學,香港政府在跑馬地給了他們一塊土地,後更命名為摩利臣山道,將此山作為學校,但可惜,
1842年有20位學生,而學校課程除了漢語外,還包括有英語、數學、代數、幾何、聖經、生物、地理、歷史及音樂等課程,
在1843年有42位學生,
但1849年因布朗身體欠佳,後繼無人,就將學校結束,他甚覺可惜,於是在當中向幾位成績較好的學生挑戰,是否願意到美國留學,於是第一位願意有容閎,接著還有黃寬和黃勝,他們都是香山縣人,後到美國麻省修讀中學,在耶魯修讀大學,修畢大學後回國,這引起中國歷史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童子留學的事情。

  當時中國受到烈強欺侮,於是林則徐到澳門,看見那些佛朗基大炮 (紅衣大將軍,因炮衣是紅色),在澳門媽閣旁邊的其中一街道 (俗稱萬里長城)製造此類大炮,也曾明末清初之時,徐光啟亦有派人到此。當時,布朗派人到美留學之時,而林則徐也曾看見他們烈強已使用大炮,而中國只用刀劍而已,故以夷之道治夷之法,提倡洋務運動,但容閎回國後,這事並不容易,而李鴻章亦覺不能,正如海軍更需兵工廠及造船廠等,故人材奇缺,容閎卻提倡文化,學問這一種事情,是需要培養人材,故不能欲速不達,所以要求朝延各省市挑拔一些精彩學生,年齡在七至十多歲就到海外留學,於是分批留學,總數達至120人,而容閎是主持此事的進展,此事在中國歷史上是非常重要,澳門亦在此事上有直接及間接的關係。

  另一位是郭士臘 (有譯作郭實臘) (Karl Friedrich August Gutzlaff or Charles Gutzalaff) 宣教士,他自行翻譯新舊約遺願聖書,此書亦是太平天國的經典。另一位是宣教士之羅考全 (Issachar J. Roberts) 他在廣州開設教會後,對太平天國有好大的影響,因為當洪秀全考科舉落弟,心灰意冷,而梁發正派發「勸世良言」給他,他大受感動,正查詢有關事宜,便在東石間與羅考全相遇,兩全相遇不其美,而羅考全對他有好感,自覺他是可造之材,鼓勵他到教會留宿學道,接受水禮加入教會。據簡又文教授之『太平天國考典』指出洪秀全信仰是不純正﹔而羅香林教授即指出是他給人陷害,錯誤引導他洗禮後會獲得金錢,故他在洗禮班問心事後提出,因而受到羅孝全誤會,拒絕洪秀全之洗禮,他因心覺不忿,離開廣州﹔後起義太平天國建都南京,為了與西方打好友好關係,而當時西方國家亦對他有相當大的期盼他能使中國成基督教國家,於是羅孝答允及被邀到南京,後發覺洪秀全信仰極不純正近乎迷信程度,而內中朝延腐敗,爭權奪利,勾心鬥角,對他因而產生失望,沒有期盼而無功而回。後來羅孝全亦因患麻瘋病離世。

小結:
  澳門在文化貢獻上,藉著來華宣教士來澳門及建立傳教事奉外,亦有間接及直接的影響對中國當時的衛生醫療,西方科技上的天文、數學及地理等有一定性的貢獻。而澳門自有歷史以來,神好特別揀選這地方來,不論是在社會建設上,單在福音的角度上來看,基督教預備可以使澳門成為避風地方,在庚子拳亂時,殺戳傳教士及信奉基督的信徒,故此成為很多受害者的避難所﹔在革命時期,孫中山與其同志時澳門都成了柩們暫時的避風港﹔在抗戰期間,由於是中立國家,當日本攻埳珠海與香港時,故免被遭害,保存不少基督教建築物,文化等。更在50年代成為文化最蓬勃時期,澳門是一塊獨特之地方,每逢中國受到動盪時期,澳門卻興盛,當中國沒有重大事情之時,澳門就平靜,當動盪時澳門就匯集一起,成了大溶爐,彼此剌激,大家互補不足,就創造了新的局面。   
  
(三之二,待續)「基督教文化與澳門」系列,由澳門浸信教會堂主任、浸信中學校長黃鐘牧師講於1999年第二屆基督教文化節,冼錦光先生整理。

基督教文化與澳門(下)

澳門:基督教文化基地
http://www.m-ccc.org/m-infm/Mo/hist/CultureBase.htm

  自中國開放以來,澳門從荒島變成為城市,一個國際的城市,不可輕視澳門,深信澳門明天會更好,而且會非常好。因為澳門不是孤立的半島,將鄰近珠江三角州匯合一體,更會成為珠海的大都會,她有出入國際都會的機場,50年不變的行政特區,更成了珠江三角州區的門市部,貿易是十分好。而澳門特區組成都是經濟人,極看重經濟發展,無論如何,澳門經濟會更好。香港將成為數碼港,澳門亦會成次數碼港,都會得益。對於基督教文化傳遞來說,澳門現在愈來愈蓬勃,單從澳門第二屆文化節來說,當中已有10間基督教機構合辦而成,若計算教會至少亦有60-70個單位,按宣教士及牧師來說,就有100-200人,按澳門人口比率來說,澳門有此數目極有潛力。而重要的是將他們裝備起來,澳門在過去都是人才的供應地,不是聚腳點,是一個供應地,我們時常都有此觀念,當栽培人才時,他們都離開。正如我所牧養的堂會一樣,本身出了很多傳道人,但自己卻沒有傳道人,但他們都在世界各處事奉。    

對於未來澳門可以做的事很多,因為回歸,有何意義呢?於我而言,身為一個中國人,也是中國基督教徒,更是一位中國的傳道人,對中國我們有何承擔呢?我們應該有「天國心、中國情」。因為在過去,在殖民地時期,我們都嘆息,我們中國人都是沒有根的一代,在抗戰時期,與日本對抗,我們可以從軍,可以作義勇軍。但是我們有國,但對她卻沒有認同,國家亦未能接納,我們如何面對呢?心靈不願意,但卻加入其他國家作為當地公民,但現在回歸,我們可以堂堂正正作中國人,為何神給予我們是中國人?是否以中國為榮?為中國人出一些力量,關心中國人未來心靈的出路,國家前途?我們怎樣回應呢?書生報國呢?報國用何方法呢?心靈回歸就是讓我們認同國家,認同同胞,為他們做些事情。

  當然我們有很多專長為國家效勞,但有一件事是最重要的,是將我們的基督教文化傳入我們的祖國,中國有一套優秀的文化,是好質素的文化,而這一套文化只欠是「生命」,甚麼四維八德、禮儀廉恥,做人道理,都給古人說盡,都成了主流文化,為何我們今天未能夠成為在文化上具有影響力呢?是那麼脆弱呢?我們應賦予中國文化的「生命」,因為只有主耶穌基督就是「道路、真理及生命。」(約十四6)

上一代有人提倡福音救國,亦有人提倡神學本土化,我們這一代似乎更成熟的是,不是神學本色化,是中國基督化,不是基督本土化,並不以耶穌基督穿上一件孔夫子的衣服,我們可以將中國教如西方一樣,使他們的文化成為基督教的文化,外國傳教士不能做到,我們可以做得到,因為在我們中間有很多博士及有識之士的肢體,有很多在學術上極有潛力,無可限量的主內肢體,在此彈丸之地,我們有大學,有理工學院,將來有在鄰近設立的國內大專院校,這些曾留學海外及國內的肢體,他們畢業回澳,就成了我們的資產,若他們將來吸納成了教會一份子,將來我們這一代就從事中國基督化,將中國與基督教文化合流,我相信歐美文化可以基督化,中國更可以基督化,因為沒有任何衝突,衝突都是那些次文化而已,而次文化的衝突是可以調解的,而西方傳教士在這方面是不曉得理解,我在此有一些期望,甚麼是「心靈回歸」呢?過去的心靈我們只專注「天國」或「世人」,好不好趁此日子,將我們的心靈專注在「歸向神,向人」,而現在轉到我們中國同胞身上,這是我內心的呼籲,亦是我返回澳門事奉之因,因為我感覺到別人關心中國,我身為中國人關心中國,如果外國人有愛心向中國傳福音,為何我仍推卻這個重任呢?

  而福音傳入中國四次,第一次在唐朝,第二次在元朝,第三次在明朝,第四次在清朝,第五次應該在「現在」,而澳門是最適合成為一個「福音基地」,成為一個最適合「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在地」,是文化工作地方,在表面上有很多賭博等,實際上卻隱藏著一些珍寶,如果不是,神就不會揀選澳門成「福音初至之地」,是一塊「福地」,所以我們這一代要將澳門發揚光大!
(三之三,完)

「基督教文化與澳門」系列,由澳門浸信教會主任牧師、浸信中學校長黃鐘牧師講於1999年第二屆基督教文化節,冼錦光先生整理,本文未經講員斧正。

粱德舜牧師

牧者的話
http://houstonpastorleong.blogspot.com/2008/11/blog-post.html

謝謝諸位西南人的代禱,讓您的牧者在上禮拜五 (2008/8/26) 晚上平安返回休士頓市。
在這十五天亞洲之旅,分別在香港、馬來西亞主領不同的聚會,同時探訪在香港、澳門、馬來西亞的西南人及其家人,享受主愛的溫馨及主內美好的團契交通。

在這次行程中,最特別的乃是會友梁林紫珊姊妹及梁曹潔清師母自費應邀擔任馬來西亞浸信會聯會,於八月廿二日至廿四日在吉隆坡 Radiuss 國際酒店舉行之第五屆全國婦女退修會,她們分別負責演講兩個專題講座,獲得參與者的讚賞,會眾皆期待她們來年可以重臨馬來西亞主持講座。

我個人分別應邀主持大埔浸信會八月十二日及十三日之立會四十五週年紀念的培靈聚會,使用使徒行傳 2:42-47 節的經文,主題定為「美境重尋-初期教會生活的光輝」。在八月十四日參與感恩崇拜按立執事禮儀。在馬來西亞主領芙蓉浸信會八月廿一日的主日崇拜,該日晚上與梁林紫珊姊妹、梁師母聯同主持「男人心/女人心」的專題研討講座。

在香港能再次與十五位西南人重聚於銅鑼灣的酒樓,心中有無盡的甜美回憶,想起他們在西南的事奉,又聽聞在香港所屬的教會,繼續追求成長與參與事奉,這是何等告慰的美事。同時有機會與教牧同工、弟兄姊妹協談與分享,那種肢體相交的契合是人生一樂事。

在澳門探訪所敬重的黃鐘牧師,在他從教會退休後再踏入另一戰場,以文字培訓衛道,創立基督文化協會出版辰號季刊的決心,何等令人羡慕,與他十小時的談心,讓我進入他服事的腳縱,令我深明事奉之甘甜!午餐時與林懷民弟兄之父母敍舊,暢談主恩,體會在主裡的勞苦,並不徒然;可惜危鄧德貞姊妹父母,因事纏身未克見面。譚錦益李惠英夫婦未克聯絡上,至為可惜。

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幾天的生活,承蒙梁黃美雲姊妹熱誠的接待,有賓至如歸之感覺,惜梁嘉強弟兄因公事在中國上海視事緣慳一面。在吉隆坡期間難得與梁明彪合家團聚片刻,享受異地重逢之樂趣!最近在我們當中聚會之桂梅姊妹的女兒婷婷住吉隆坡,我們亦把握機會與她見面,建立主內情誼是何等的福氣。

普通話進修興趣班
  謝謝香港大埔浸信會會友歐陽學詒弟兄專誠於八月廿六日來到休士頓市,八月三十日至九月三日主持一連五天十三小時的普通話進修班,有超過 48 位西南人參加,學習情緒高昂,並且有廿四位同學決心繼續邀請歐陽弟兄主持第二期之進修班,藉此加強學習能力及訓練發聲準確性。第二期定於九月五日至八日一連四晚,每晚七時至九時卅分上課。

  在這幾天歐陽弟兄闡明拼音的重要性,以致每次上課必定重溫拼音課程,著重練習,同時以唐詩、聖經金句、成語等進行教學,再以日日三分鐘,實用普通話 700 句,廣州話-普通話的詞語會話對照,更以聽歌學普通話加強學員們學習的興趣,用心何等良苦呢!

  歐陽弟兄,我們衷心地謝謝您的熱誠,教導,讓我們嚐試操練普通話。

卡崔娜風災
  上禮拜的颶風卡崔娜 Katrina 狂掃美國東南部墨西哥灣沿岸數州如阿拉巴馬州、密西西比州、路易斯安娜州,可能是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天災。災情最嚴重乃在紐奧良市舉城百份之八十泡在水中,紐奧良市市長估計將有數千人死亡。目前災情仍在擴大中,隨著底夏特蘭湖湖堤與濱海的提防破裂,海水倒灌,加上當地化工廠和煉油廠漏出來的化學品經已把紐奧良市變成了一個「毒湖」。

  八月卅日路易斯安那州州長下令放棄紐奧良市,百姓被令撤退移居外州、外地。
  德州州長及休士頓市市長願接待災民暫住本州及本市。親愛的西南人,這是我們的施行基督愛心的時機,到底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事呢?為這些外地的災民,體驗基督的愛呢?
  八月卅一日我寫了一封電郵給會務委員會允許於九月四日的主日崇拜呼籲為災民進行收集善款。謝謝他們的同意,讓我們從今主日連續四個主日收納諸位的愛心捐獻。

  我請求諸位西南人:
1.為這些災民身心靈禱告。
2.為有關賑災的政府、民間組織、教會團體人仕的行動禱告。
3.求主賜我們惻穩之心,感化我們積極投入賑災的事工。
4.捐獻金錢,提供及時的援助。
5.捐獻日常用品,如衣服、衛生同品等。
6.響應休士頓華人基督徒賑災委員會的事工,投入賑災行動。

http://houstonpastorleong.blogspot.com/

賀 梁德舜牧師六十大壽

賀 梁德舜牧師六十大壽及事主卅五年紀念

http://houstonpastorleong.blogspot.com/2006/07/1.html

我認識梁牧師超過四十年,目睹他從馬來西亞來港入讀神學的第一時間。在學兄盧約翰介紹下,我們在九龍彌敦道龍鳳茶樓見面。他給我第一印象: 是一個純真可愛的小伙子。
1966年我在恩典浸信會事奉,他到我教會實習,他已經是一位英俊瀟洒的翩翩少年。我最欣賞他的誠懇與謙和。他的親和力很能吸引教會中的青少年人。後來我到馬來西亞、新加坡工作了三年,回港的時候,我在銅鑼灣浸信會事奉;他已經畢業神學院,在大埔浸信會事奉。

在公在私、交往更多,越來越覺得他的可愛。在當時的同工中,像他這樣年青、勤謹又有恩賜的傳道人實在不多。 在一個屬靈的大家庭中、能夠與他成為摯友、同工共事,實在引以為榮。他肯學、肯做,在工作上的負責與承擔,凡認識他的人、都會認同肯定;猶其是對會友關懷備至,嬴得了會友對他的信任與尊敬。

直到如今,香港大埔浸信會的會友,仍然不忘他的過去,每有慶典、總是將他從西半球邀請回去。當日的年青人、今天已是成年人,仍然尊稱他為「梁公」。此種稱謂,在當今教會之中,尚未有焉,真令聽者羨煞至嫉妒!轉瞬間,我已進入古稀之年,眼見不少靈界英雄好漢,不是英年早逝;就是軟弱跌倒; 再不就是晚節不保,他能夠依然迄立工場,享譽於眾教會之間的工人,實在是鳳毛麟角,難能可貴!真為那些被他牧養的教會慶幸!

梁牧師已經服事教會卅五年,前後只在兩間教會中工作,都留下可喜可賀的腳蹤,以此驕人的成績單,足以印證 神在他身上的呼召和使用!用不著人去作他的「薦信」。

以後的日子如何,尚未知情,願主繼續使用他的僕人,使他在世的日子,身體靈魂都一樣旺盛;保守他的心懷意念,使他的事奉更上一層樓,作一位無愧的時代工人!這是我衷心的祝賀!拙牧

黃鐘 謹上 (牧師旅居澳門)
澳門基督教歷史學會顧問 /
辰號基督文化協會會長*******


http://houstonpastorleong.blogspot.com/2006/07/1.html

辰鐘基督文化協會創立

一九九七年七月四日(禮拜一)下午六時半「辰號基督文化協會」於下環街40號下環浸信會舉行成立典禮,省港澳三地牧長蒞臨祝賀,會上同時為《辰鐘報》(雙月刊)舉行創刊號發行儀式。

原定會後舉行黃鐘牧師事主五十年感恩見證會,惜因黃牧師過度勞累入院休養而延後舉行。  

「辰號基督文化協會」藉出版《辰鐘報》發出「號聲」,向神的兒女傳播「基督文化」。

該會會長兼《辰鐘報》主筆黃鐘牧師自零四年九月退休後,決定以「個體戶」形式,採取不受時空限制的方式,藉「筆耕」及「培訓」服事海內外眾教會。 

2008年12月9日 星期二

辰號基督文化協會章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名稱:「辰號基督文化協會」,簡稱:“辰號”;
葡文:“Day Horn— Associação de Cultura Cristã”,
簡稱:“Day Horn”;(dhcca323)
英文:“Day Horn — Christian Cultural Association”,。
簡稱:“Day Horn”, DHCCA。

第二條——會址:本會會址設在澳門仔成都街濠景花園32座3樓H 。

第三條——目的:本會為一非牟利性質之基督教團體,目的為了傳揚、闡釋基 督救恩、信仰、教義及道德等文化內含。

第四條——宗旨:遵行基督教聖經之教義,傳播福音、教導聖經、關懷社會、 服務群眾;透過專題研討、月報雜誌、專書出版、活動中心、歷史文化研究、培訓 課程及教會聚會等活動,服務本澳社會群眾及基督徒;並與境外相同性質組織作訪 問交流。

第五條——修章:本會章若有未善之處,得由理事會提出修改,或由會員十人 以上聯名提出修改,經理事會通過後,交會員大會修改之。

第六條——解釋:本會為貫徹宗旨、目的,創會人享有會章解釋及終決權。會 章任何修改,若違原創精神,須先徵得創會人同意,方可進行修改。

第二章 會員、權利、義務

第七條—— 1.由三位發起人為“創會人”,即機構契約人。
2. 會員人數不限。
3. 凡接受耶穌基督為個人救主、曾受水禮、加入教會者,不分宗派,均可申請 加入本會,經理事會審核批准,得接納為下列會員:
A. 責任會員:凡上述基督徒,在教會 有事奉見證,又支持本會之宗旨、目的 者,得申請加入本會成為“責任會員”。
B. 贊助會員:凡上述基督徒、自願以 經濟支持本會者,得申請成為“贊助會 員”。

第八條——會員權利:
A. 凡責任會員均可參加本會所舉辦之 各項活動,在召集之會議中投票、選舉及 被選舉。
B. 凡贊助會員均可參加本會所舉辦之 各項活動、召集之會議中列席:議事。

第九條——會員義務:凡會員均需信 守本會之信仰和教義; 遵行本會章程之規範; 支持本會議會之決議; 維護本會之聲譽。

第十條——會員退會:凡本會會員得 書面通知本會,要求退出為會員。自動要 求退會會員,一經理事會通過接納,即不 屬本會會員。 凡一年以上、不履行會員義務;又不 保持聯絡者,本會得暫時凍結其會員資格 及權利。
凡言行不信守聖經教訓、違背本會信 仰或有損本會聲譽者,經理事會審議屬 實,得革除其會員資格。

第三章 組織及職權

第十一條——本協會組織:
1. 會員大會;
2. 理事會;
3. 監事會。

第十二條——會員大會:
1. 會員大會每年必須舉行例會一次, 召集全體會員出席。
2. 大會設會長、副會長、秘書等若干 人,由大會選出,任期三年,連選得連任 (成員須為單數)。
3. 會長為會員大會召集人及主持人, 若會長缺席或不能主持大會職務時,得由 副會長代行職務。

第十三條——會員大會職權: 制定大會工作方針及政策。 為“協會”最高決策組織。 選舉協會組織成員。

1914 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

第二組第11 期–––– 2005 年3 月16 日
聽取及接納全年工作報告。
審批財政決算及預算。
審批修改會章。

第十四條——特別會員大會:
1. 如遇特別事故,會長得召開特別會 員大會。
2 . 基於上述原因,理事會或監理事 會、半數以上成員,得要求會長召開特別 會員大會。

第十五條——會員大會召會:
1. 召開會員大會,須於會期前八日, 以書面簽知方式通知;召會通知應列明: 日期、時間、地點及議程。
2. 會員大會須全體會員過半數出席, 方可成會;或於指定時間一小時後,不論 出席人數多寡,均可成會。

第十六條——理事會:
1. 理事會成員由會員大會中選出,任 期三年,連選得連任。理事會職位,可由 大會選出之理事成員互選(成員須單 數)。
2 . 理事會設理事長、副理事長、秘 書、財務、事務等職位。
3. 理事會由理事長領導;如理事長缺 席或不能履行職務時,可由副理事長代行 職務。

第十七條——理事會職權:
1. 實施本會所有宗旨目標;
2. 執行大會指引及決議;
3. 規劃本會各項會務活動;
4. 招收會員;
5. 制定年度會務及財務報告書;
6. 選任本會對外代表人;
7. 籌募收受本會經費;
8. 實施法規及本會章內並無授予會內 其它組織之職權。

第十八條——監事會:
1 . 監事會由會員大會選出,任期一 年,連選得連任。監事會職位,可由大會 選出之監事成員互選(成員須為單數)。
2. 監事會設監事長、副監事長及監事 若干位。
3. 監事會由監事長執行職務;若監事 長缺席或不能執行職務,可由副監事長代 行職務。

第十九條——監事會職權:
1. 監督本會一切會務運作;
2. 查核本會財務;
3. 審察本會編制年報;
4. 履行法規及會章所賦予之義務。

第四章 財政收支
第二十條—— A. 本會經濟來源: 由會員自由奉獻。由贊助會員捐贈。 由各地基督徒奉獻。
由基督教團體捐助。由各項活動收 入。由出版書籍銷售收入。 由理財按實際需要,向相關組織或個 人籌募。
B. 本會收支:
1. 按理事會通過預算執行。
2 . 設正式賬冊,記錄所有收支及公 佈。
3. 聘請會計員/出納員,專責處理收支 賬目事務。
4. 開設銀行戶口。
5. 由監事會審核,向會員大會公佈。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一條——本會採用下圖作為會 徽 (徽色:綠色天及地球、紅色十字、金 色號角)。

二零零五年三月九日於仔
助理員Manuela Virgínia Cardoso (是項刊登費用為 $3,102.00)
(Custo desta publicação $ 3 102,00)

私 人 公 證 員 CARTÓRIO PRIVADO MACAU
證 明 書 CERTIFICADO
Associação de Saúde e Segurança
Profissional de Macau
Certifico, por extracto, que, por documento
autenticado, outorgado em três de Março
de dois mil e cinco, arquivado neste Cartório,
sob o número três do Maço de Documentos
Autenticados de Constituição de Associações
e de Instituição de Fundações e
Alterações dos Estatutos número um barra
dois mil e cinco-B, e registado sob o número
um do dia três de Março de dois mil e
cinco, a folhas trinta e quatro verso do Livro
de Registo de Instrumentos Avulsos e
de Documentos que os Interessados Pretendam
Arquivar, foi constituída a associação
com a denominação em epígrafe, que se regerá
pelos estatutos constantes do documento
anex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