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0日 星期三

基督教與澳門教育(下)

基督教與澳門教育(下)

基督教的傳入及教育貢獻(澳門首間女子學校)作者簡介:黃鐘牧師現為澳門浸信中學校長,澳門浸信教會監督,中澳聖經學院院長。今年7月2-3日為澳門基督教文化節主講「基督教與澳門教育」研討會。    

1807年(嘉慶12年)英國倫敦會差派傳教士馬禮遜來華,先到澳門後轉往廣州,隱居美商貨棧,努力學習中文,起居飲食仿效中國人。由於居住飲食環境欠佳,影響身體健康,因此移居澳門。在澳邂逅莫小姐,且產生愛情,遂於1809年結婚。 
 
馬氏傳教士身份,受到清廷禁令,違令傳教者當死。澳門方面又受到天主教的監視,不能展開傳教活動,因此受聘英方「東印度公司」為譯員,藉以棲留伺機工作。馬氏自受聘為東印職員之後,既有生活來源,又可自由出入穗、澳之間,從事傳教工作及翻譯中文聖經(其間也著有《華英字典》供外商學習中文)。  

馬氏在廣州只能在家中舉行禮拜,在澳門因受天主教阻撓,也只可以在東印度公司的禮拜堂主持崇拜(即今日白鴿巢傍,墓地前小禮拜堂。) 
 
馬禮遜因公務繁忙,未能開展傳教事工,故再申請倫敦會加派同工來華協助。1813年倫敦會再派米憐牧師來澳協助工作。米憐來華受到東印公司及葡澳官府反對,不准停留穗澳兩地。為安身及未來工作發展,1814年向南洋群島另尋基地。1815年米憐攜眷與本澳居民梁發及數名刻工抵馬六甲(荷屬英佔)。以馬六甲為傳教基地,設立「恆河外方宣教會」,向印尼耶加達(當日為荷屬巴達維亞)、檳榔嶼、新加坡(英屬)四大城市傳教。  

馬禮遜與英華書院(1818-1856)  
米憐抵馬之後,積極展開工作,翻譯聖經、出版中文刊物《察世俗每月統紀傳》及英文刊物《印支搜聞》(又名《中印拾遺季刊》)。創辦「男童免費學校」,教授數學、寫作各科,以閩南語授課,翌年增設粵語學校。同年馬禮遜向倫敦會提出開辦「英華書院」計劃。獲會方批准,並得印度、美國、英國政府及個人捐助開辦費,東印公司捐每年經費,書院遂於1818年11月11日舉行奠基禮。「英華書院」以教育中西文學及傳播基督教理為宗旨,課程以和平傳播基督教及東方一般文化為原則。  
自1818年至1842年,該校在各地遍設分校。畢業生取得中學程度者,可轉入英倫升讀大學。歷任校長皆屬倫敦會教士,對學生亦嘗教授希臘文、希伯來文、神學等科目。學院目的最終將成為一所訓練傳道人的學校。學生中梁發、何進善(福堂)、屈昂,就是中國最早的傳教士和牧師,影響中國教會,也影響中國政治(指太平天國)。鴉片戰爭之後,香港割讓給英國,書院遂於1843年遷港。 

1844年改名為「英華神學院」,1856停辦,共歷三十八年(1818-1856),為社會及教會造就了不少人才,也是中國教會史上重要的珍貴的史實。而「英華書院」至今仍然存在,成為香港著名書院。  

英華書院雖然不是在本澳設立,但是由於當時的環境和背景關係,是由在澳門的傳教士,在澳門境外所設立的學校,而首批學生也是由澳門帶去,學成後在穗港澳一帶工作,影響當時的社會、政治、宗教、文化,追溯起來,也可算為澳門對近代教育的貢獻。  馬禮遜與馬禮遜紀念學校(1835-1850)  

1834年馬禮遜去世,澳門各宗派教士及英美商人,為紀念馬氏貢獻,倡議成立「馬禮遜教育協會」。1835年2月24日,有22人署名發起,旋即籌集4860元作開辦費。 
 
學校雖未開設,卻開始在澳門招生,招得兩名男生,寄讀於郭士立夫人所辦女校,每月協會付女校三十元,作為兩生之資助生活費。  1837年學生增至五名。四人習中文及英文,另一名只有六歲。按入學紀錄:一名乃棄市孤兒;二名來自星加坡。五名學生之費用,均由協會提供。馬禮遜紀念學校寄讀生,均須住校,一切文具、衣著、伙食,皆由學校負責供應。郭夫人親自掌理一切。聘有華人、葡人教習中、英文。管理甚嚴,每日上午上課五小時,下午集會,黃昏有晚課,晚上九時就寢。每週均有四次中、英文考試,由郭牧師主持。可惜郭士立夫人的女子學校,在1839年因中英鴉片戰爭而停辦。  

為籌辦學校,協會早已從美國聘請布朗牧師出任校長,鴉片戰爭爆發,布朗牧師因屬美國人,不受戰爭影響,1839年2月如期抵澳門,暫居教士家中,學習華語,計劃如何正式開辦「馬禮遜紀念學校」。同年十一月學校復課,校址設在大三巴鄰近協會內。復課有學生六名,分別為:亞靈、亞焯、亞遠、亞偉、亞傑、亞合。學科有:地理、數學、四書、詩經、中文聖經等。  

鴉片戰爭結朿,香港割讓英國,1842年11月學校遷港,原有學生十七人,其中六名因年幼,父母不放心遷港,故赴港繼續升學宿生十一名。十一名為:亞閎(容閎)、亞勝(黃勝)、亞寬(黃寬)、亞根、亞焯、亞運、亞傑、亞駒、亞煜、亞遠、亞秋。  

遷港後得總督砵甸乍政府支助,撥一山地建校,即現時之摩利臣山道。1844年學生增至三十二人,分四班上課,中英文兼備。(英文科:天文、歷史、地理、數學、作文。中文科:四書、易經、詩經、書經。)1847年布朗牧師因夫人體弱,舉家離港返美調理,並將容閎、黃勝、黃寬帶往美國升學。黃勝、黃寬不願升讀神學而改讀醫學;容閎則升讀耶魯,回國後推動童子留學,致力「洋務運動」,對中國現代化貢獻至大(120名童子赴美留學,其中從事外交者有梁誠、梁敦彥、劉玉麟;洋務者六十二人,修築鐵路者詹天祐。)自布朗牧師於1847年1月5日攜眷返美之後,協會主席裨治文牧師也於1847年離港往上海,學校也於1850年停辦。  

郭士立夫人創辦女子學塾  郭士立牧師乃德國普魯士人,1827年(道光7年)為荷蘭差會所差,先到荷屬葛羅巴島(爪哇),該島華人操閩語,郭氏於島上學習中文及閩語。次年脫離差會,成為獨立自由傳道者。1829年進入中國,初至天津,繼至福建,沿海作宣教士,派送福音小冊。沿岸南下至粵,寓居澳門,學習粵語。郭牧師注重文字工作,專心致力翻譯聖經,獨力完成早期著名中譯聖經---《郭士立譯本》。此譯本日後成為太平天國的經典,稱為《新舊遺詔聖書》。郭士立牧師1831年在澳門邂逅溫施娣女士並且共結連理。三、四十年代的宣教士,特別是女宣教士,對於華人女子的被歧視,甚表不滿,郭士立夫人在澳首創女子學塾,收容女童入學,也為中國第一所美式女子學校。初時華人家長不肯讓女童入學。1834年馬禮遜紀念學校成立伊始,在1837報告中說:「其時入學女生只有十二人。」上述馬禮遜學校所收學生,就是寄讀在郭士立夫人設立之女子學塾中。  1839年3月11日,林則徐抵穗,實行禁煙,隨即引發中英鴉片戰爭,因郭夫人是英國人,又是當時英駐華外交官之表姐,為避風勢,當年五月,女校宣告停辦,學生停課返家。郭夫人離澳赴菲律賓暫避,並攜帶三盲女學生同行。郭夫人所辦女校,或者說,基督教在澳門所辦的女子教育,從此劃上了句號。1834年馬禮遜去世之後,郭氏繼任為東印譯員。趁與船員傳譯之便,深入國內十三次,沿途不斷派送福音小冊和宣教。  

福漢會:成人教育肇始  1840年間,郭氏日間處理公務,晚間不忘傳道。其時著手成立培訓中心,招收慕道者晚間在其寓所研讀聖經,稍明真道者即遣入內地派送聖經及作個人傳道。此培訓中心名為「福漢會」,取意造福漢人,使漢人信道而得福。惟因鴉片戰爭爆發,期間郭氏轉任英軍傳譯員,立會之事擱置,培訓工作由浸信會羅孝全牧師進行(當時羅牧師長駐本澳)。延至1844年2月「福漢會」才正式成立。「福漢會」可以稱得上基督教在澳門所開設的第一間「信徒培訓中心」,或者稱為「初級聖經學校」。以現代觀點來看,可說是澳門「成人教育」的肇始。初時只有二十餘人,至1849年會員已達1800人,送書傳道腳跡遍及中國十八行省。因工作量大增,郭氏函請歐洲差會派宣教士來華宣教,計因郭氏邀請來華宣教的差會有;巴色會(崇真)、巴冕會(禮賢)、巴陵會(信義)。這些宣教士都踏足澳門,經過短暫的學習,而進入中國各沿海城市宣道。也就是今天教會遍及各處的「信義宗」屬下的眾支系。講起來,最早期都與澳門彈丸之地,發生不解的歷史淵源。 

http://groups.msn.com/jlovem/page14.msnw?action=get_message&mview=1&ID_Message=133&CType=1&CDir=-1

http://macautimes.net/times/63/6311.htm

http://macautimes.net/times/63/6311.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