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0日 星期三

澳門教會發展展望座談

主持:冼錦光 記錄:蕭楚輝

因應第五屆「世界華人福音會議」於澳門召開,澳門聖經學院擔承會議後「基督教來華尋根之旅」的籌備事工,並設計課程以助義工能對澳門教會的歷史發展有所認識,是次座談會乃上述課程「探古釋今創未來 ----- 澳門宣教與教會發展專題系列」的第七課內容。特邀請本澳資深教牧領袖共同籌策分享對澳門教會未來發展的看法,他們的資料如下:

( 鐘 ) 黃鐘 ( 辰號基督文化協會會長,資深牧者 ) ( 譚 ) 譚逸雄 ( 中國信徒佈道會澳門區主任 )
( 儀 ) 黃嘉儀 ( 協基會活泉堂主任傳道 ) ( 白 ) 白約翰 ( 澳門晨光福音堂牧師 )
( 李 ) 李佩娟 ( 拉撒路青少年宣教中心主任 )

一 . 澳門教會的現況分析
冼:透過資料粗略掌握了澳門社會和教會的情況,加上大家長期在澳生活和事奉,對澳門教會的現況有何種觀察和歸納呢?
鐘:我於 1961-1966 年曾來澳牧會並按立為牧師, 1979 年趁安息年來澳服侍,最近十一年也在澳事奉。澳門教會現存五種現象:
先天性缺陷:澳門長期以來是出處而非聚處,過去人材輩出,但都移居他處,例如澳門浸信教會曾有廿多人讀神學獻身侍主;又如香港浸信會大學兩位前校長、前北美華人浸信會總幹事等皆為此教會會友,但都移居外地,澳門自身卻缺少牧者。

缺少自養力:澳門教會自養力普遍偏弱,中產專業和有經濟實力者常移民他往,雖然一九九九年回歸後這現象有所改進,但經濟因素仍常困擾教會的發展。
人材缺乏,中產專業信徒多移民他往,教會信徒多屬草根階層,教會在發展過程中常缺能力、靈力和財力。

教會眾多但影響力薄弱:普遍教會在人財兩缺下,長期倚賴外來資助,有點掙扎求存感覺,華人教會差會常只在特定時間經濟支持宣教士,但缺乏全面持續支援,堂會間互助互補的情況也不多,同工常感孤軍作戰,很易耗盡精力,更難建立堅實的自立成長生命。
缺乏聯合事工:個別堂會常只能獨力發展,在資源短缺下,教會長遠的策略、計劃、執行都不容易,做成惡性循環。因而教會群體對社會文化亦不易產生影響。

譚:根據 2004 年底的統計數字反映,過去廿五年教會數量和信徒人數都有不俗的增長,但基數細,到今天信徒人數還未及整體人口的 1% ,信徒增長的百分比也不及堂會的增加,形成全澳 60% 教會的聚會人數少於 40 人,超過 100 人的教會少於五間,大多教會長期在掙扎求存的階段,缺少力量全面實踐見證,且是持續的現象。我認同黃鐘牧師所分析的第二、三、四項,並建議教會應對策略為:

將增加本堂人數為教會發展的首務,人力、資源增強方能較健康地發展。
針對本地人材缺乏,鼓勵推動更多本澳信徒的蒙召獻身,留澳事奉;當然也不忽略信徒領袖的培育。兩年前的統計顯示仍有 22 間堂會 ( 教會總數約三份一 ) 靠宣教士維持,堂會信徒自養、自立能力成疑,究竟是自身能力真的不及抑或是觀念意願不強所致呢?缺少本土同工和領袖參與,形成倚賴性的惡性循環。

對社會的影響力薄弱,教會已失去很多先機,現在要重新爭取參與醫療和教育的機會不易,從社會需求、政策配合和教會形象各方面考慮,教會應集中考慮老人服務、戒賭服務和家庭輔導等三方面事工,這三方面亦是澳門社會未來發展的實際需要,而又是教會相對較易承擔的部份。
儀:澳門教會的發展,與社會狀況相似,過去歷史形成教會與社會,信徒與個體均有三種狀態:
對前景感到迷糊,即使經濟發展表面繁榮、接近全民就業的狀況,但個人、教會、社會均不知未來發展方向。教會如何在混亂迷茫的處境中揭示遠景、提供具體長遠的路向呢?
經濟傾斜向賭業單元發展,形成泡沫,表象一片欣欣向榮,實際充滿危機。

教會的自我形象和身份低微,普遍有自卑感受。自卑感使人不易承擔使命,事工容易流於因循。
因此對自我身份的認知,從而確認存在意義並由此發展自身使命為現時社會、教會三大待處理的課題。

李:佔全澳人口約三份一的青少年人普遍對前景感到很灰暗,所以傾向在短期經濟較好時賺快錢,視界短淺,教會也反映出這種現象,正確的目標方向和遠景是教會和社會的共同心願。我們應重整自我形象、較正身份位置,正面積極地宣示遠景使命。

白:過去廿六年的觀察,澳門社會變得很快,教會身處其中,雖然相對仍很弱小,但與八十年代相比已有明顯的進步。八十年代初本土同工極少,同工流動性很大,信徒人數和實力薄弱,被稱為「福音的石頭地」。九十年代開始有比較多大學生回流並能留在教會協力發展,這段時期增長雖不算明顯,但越來越多服事特殊群體的機構出現。進入廿一世紀,整個社會的發展越來越要求專業化和分工,教會面對相同要求:福音工作專業化、社工化,缺少神學基礎和屬靈能力,教會對特殊群體的關懷相對薄弱,其他如戒毒、釋囚、賭徒、博彩業從業員等人數不少的群體,在福音工作中備受忽略或被邊緣化了。面對這類群體的福音禾場被放棄,教會如何發展起來呢?

二 . 基於歷史形成澳門教會的現況,教會和機構有何議題,如何針對處境,提出適切的發展方向呢?
冼:在過去特定的歷史發展情況下形成澳門教會相當弱小,澳門回歸以來在政治、經濟、社會各層面上卻有頗大的轉變和改進,教會可如何面對呢?按上述所言,教會的未來議題包括如何自我辨認定位、如何參與社會關懷、如何達到自立自養等種種迫切需要。借用 Paul E. Pierson 研究專著《基督教運動的歷史發展》的結論指出,可從歷史處境、屬靈因素、架構因素和人物領袖四方面入手,為澳門教會的未來發展獻策。

李:假如視教會為組成社會的部份,教會應在自我專業上定位,不應由社工來運作教會,或不要以社工的觀念來為教會定位、獻策和發展使命。信仰與社會服務如何結合得好,是神學課題,如此定位正確,才能突顯基督教在社會中的獨特「專業」地位和影響力。當然未來社會所需要的如輔導、長者服務和病態賭徒康復工作,教會可以更具策略並專業地參與,但因社會服務往往由專業社工負責,容易形成社會服務和教會佈道牧養的結合不佳,使使社會服務和教會發展未能互動的共生關係,產生明顯的果效。

鐘:強國必先強身,教會應優先致力改進自身種種積弱的部份,自強然後外拓,否則一切皆屬空言。教會應先對普遍而正常的市民佈道牧養,增長能力再服侍特殊需要群體。澳門現況是因特殊的經濟起動而有很多專業人材來澳發展,另外也有許多內地大學生或教授留澳,加上十多間大學師生的需要,教會應把握這個特別的時機,針對這類群體努力佈道牧養。那些弱勢邊緣群體固然應有機構去關心他們,但教會仍應以普遍市民為對象,已被邊緣化的群體需特殊呼召者承擔,亦需投入大量資源而不易見果效,教會不要分心。另外過去教會傳道牧者事奉不夠穩定,堂會經常地轉換牧者,影響牧養的持續性,信徒生命成長的質素也備受影響。所以求神賜下穩定而強大的牧者領袖,俾能培育高質素的信徒生命,然後再發展社會整體的關懷或對特殊群體的服侍。當然我不反對個別信徒或機構,在任何時間投身於神感動他去服侍的特殊群體,但就整體澳門教會在發展策略的優次,不可本末倒置。

冼:黃牧師提到聚焦適當群體和提升信徒素質;李佩娟姊妹則提到服務的專業化,還有何種方向呢?
儀:對澳門教會未來的發展,我從領袖、體制和資源三方面來看。

一. 穩定而強大的領袖的確重要,神學院可更看重領袖的培育,特別針對本土牧者和信徒領袖的素質需要,包括其承擔感、獨立反省能力、積極思維、服侍神而非雇工等事奉觀。

二. 當面對社會要求的行政化、專業化的要求,教會的體制卻仍停留較傳統的僵化和不透明的做法,當然我不以為要全盤接受社會的做法,但需要有宜於教會又切合時空的更新,否則必產生矛盾和張力,窒礙教會的健康成長。

三. 既然現時澳門教會都是極小型的教會,每堂的資源都極為缺乏,但同時因人數少而分散致浪費了很多資源。除了可以有更多的跨堂合作外,宗派或差會在考慮開拓分堂時應加倍慎重,相反同宗派間或已有友好關係的堂會,是否能有合併的可能呢?

鐘:合併之議難行,以大併小類似收購方式已有教會從事。

譚:雖然聯合或合併之議未必即時可行,但可加強事工合作,透過聯合事工的過程,加深溝通、信任,就有可能產生進一步的聯合發展的可能。這些聯合工作,特別適宜於配合關懷社會的整體參與,這類的服務和福音鬆土工作,最好能結集最多教會的資源和實力,建立強大的社區教會網絡,以能對社區產生正面的形象和更大的影響力。如北區教會繁多,能否聯合舉辦活動使教會能為社區需要拉上關係。例如過往宣道堂結合宗派內十多間堂會,又邀請其他堂會一起參與的「清潔社區運動」,就是一個頗成功的教會聯合事工,它有效地提高教會在社區中的認受性,為福音工作產生一定的鬆土作用。另外機構和教會的合作性仍應加強。基督教聯會理應從教牧團契的狀況中提升到結集堂會實力,推動聯合事工,改進基督教的形象,造就福音的好土壤。

白:教會也要邁向專業化,因為越來越多海外大學生回歸,他們在海外信主或被牧養,返澳後面對較傳統的教會型態,彼此都需要適應,教會應對本澳或海外歸來的大專學生更多專注。另外是社會的發展不同了,八十年代高中以上學歷者首選出路是做公務員,但廿一世紀多了一個更大的吸納人材的經濟體,就是高速發展的賭業,教會是否已在這個龐大的人材庫中自動放棄呢?賭業的發展引伸未來病態賭徒的增加,港澳調查說明一個病態賭徒會影響約一百人,可預見其影響性,故專業的輔導和對其家庭整體的支援亦益形重要,教會已覺察這需要,期望能在這方面有更專業的發展。其次是新移民基層家庭對輔導的需要也很大,教會可進一步發展這方面的工作。
冼:對於事奉群體的優次、教會聯合工作和合併的觀點,要留意什麼?

鐘:教會合併是相當複雜的,我同意教會間可以加強合作,比如浸信會聯會、宣道會聯會和宣道堂聯會就可以牽頭帶動宗派內的聯合事工,由機制帶動權利與責任的承擔較易,然後再逐步發展跨宗派堂會間的聯合工作,基督教聯會理應在這方面有更大的推動。當然領導人是最常遇到的問題、組織的問題也常構成阻力。至於社區網絡的建議是好的,但也往往是人的關係,而非地區問題,事實上澳門的社區很細,跨區也不是問題,有適合的領袖,建立良好信任的關係,聯合事工就很易推動。至於個別教會體制的考慮,最終是教牧同工在堂會中的決策地位,否則即使同工間的主觀意願樂意有更大的聯合事工,但帶返堂會時卻被否決,也是無從推動的。歸根究底,合適的領袖人選是最關重要的。

三. 在領袖同工與教會聯合上的策略和步驟
冼:澳門教會過去百年發展,按照澳門浸信教會的歷史來看,除了客觀環境因素外,堂會自身同工和領袖健康強大,並彼此同心事主時,也是教會發展較快較興旺時期。按 2004 年底譚逸雄牧師的統計,在澳門共有 68 位被定義為本地同工,即持有澳門身份證,並由澳門堂會支付薪酬者,其中一半屬宣道堂同工,其餘只有廿多三十人是符合上述條件(但包括外來同工住滿七年者),可見本土同工仍見缺乏,應如何具策略有步驟地發展本地同工和增強本地領袖的生命素質呢?據上述歷史觀察,對本土領袖和牧者的培育、再生和傳承是重要的。

譚:差會和宣教士思考澳門教會的發展,應定立具體的目標,就是以建立本土自立教會為優先目標,差會要選派高質素的宣教士並長期持續地留澳,除一般佈道、牧養能力外,並應擅於針對高學識、專業人士的牧養和培訓需要,使其教會和信眾能建立清晰的自養、自立的目標。來澳宣教士不應長期強調開荒佈道取向,宜培育訓練本地信徒成長並由他們承擔此責。

儀:教牧和神學生應先自我更新,帶動堂會的發展。並引導堂會發展應以自立為優先目標,過程中以人材培育為達致目標的進路,人材培育兼顧狹義的教會事奉和廣義的生命事奉,即職場神學的實踐,使他在任何處境仍有能力秉持使命見證神在他身生命中的召命。

鐘:以教會為最優先的發展目標,加強信徒在教會中的責任和使命,在澳門教會現時的處境,先關心自己教會的處境、傳統和體制的強弱,集中專注堂會內的發展和服侍,生命增強後,對外會自然產生使命感,到時亦較能有力量實踐向外使命。

白:工業福音團契在澳開展戒賭事工兩年,已成立一個二十多人小組,信主的組員已能熱心服侍。威尼斯商人集團轄下將有壹萬多員工,並願意將病態賭徒員工轉介團契接受輔導,我們需要極多教會資源協助,教會是否應更多關注這個龐大群體的需要。

:教會應先清晰定位,教會與機構的使命不完全一樣,策略上應集中針對普遍需要,做好預防,帶人信主,培育生命,當實力增強後,按感動投身於不同需要的群體。

冼:神給每位同工獨特的召命,使信仰群體有多元化的關懷。在《邁向明天》一書中,吳思源提醒我們教會是屬於現在式的,教會活在這時代,回應這時代需要,向這時代的人作見證,她常需自我提問:「傳統召命如何、同工如何回應?和鄰舍是誰?」三問題,讓澳門教會信徒一同努力,邁向明天。

http://www.macaubible.org/issue2/9/906.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