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0日 星期三

基督教文化系列之2

基督教文化與澳門 《歷史與人物篇》  
http://www.m-ccc.org/m-infm/Mo/hist/XnMacau.htm
 
  澳門原是荒蕪之地,在宋朝之前並沒有人居住,沿海一帶只作漁民的避風港及海盜藏匿之處,在1534年葡萄牙政府初次東來澳門,心想往到中國開拓市場,也曾到香港屯門青山一帶,當年到澳門黑沙灣地區以借曬貨為名,不斷弄濕貨物延遲離開,更與當時清地方政府以金錢協定,蓋建茅屋以作長久貨倉用途,以500兩白銀作租借之費用。

  到1557年按葡萄牙政府之記錄,因剿盜有功可以換取澳門為長居之處,但每年仍要繳付500兩白銀為費用。他們當時到達之地為媽閣,「亞媽」乃福建話,意即媽祖,他們更以此塑像貌似西方聖母瑪利亞,故稱此地為「中國上帝聖名之城」,意即:媽祖是中國人所供奉的神。

  羅馬基督教 (下稱天主教) 因新航線之發現,由好望角到印度,佔據印度,故取俄亞為大本營,立足地,並向東拓展,以整個東亞列入他們宣教及貿易範圍,他們因有先進的軍艦 (紅衣大將軍弗朗基之大炮),借著這個優勢到澳門,當時羅馬基督教因16世紀宗教改革及理性主義時期,因著天主教所屬之地國家,因此就紛紛脫離所屬之統治者,趁此機會他們找出路,當時葡萄牙教會向政府宣告,商人向東方貿易,你們有其責任,就是幫助教士推行宗教活動,政府向商人勸言,政府保護你們,你們亦要保護宗教,這便成有護教之責任,當時正因如此,天主教教會就以此情況下向澳門進行宣教活動,按歷史地位來說,澳門就成了是很重要向遠東宣教之基地。

  到清朝1906年,澳門志道堂在黑沙灣開始立會,香港道濟堂送給他們一塊牌匾以作賀禮,內中寫上六個字 「福音初至之地」。直至如今仍存放在教會禮堂。1807年倫敦會派馬禮遜 (Robert Morrison) 到中國宣教,倫敦會是由英國的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共同組織的海外傳道機構。

  馬禮遜到澳門生活亦不容易,十分艱難,因?倫敦會之接濟不定期,所以在居留及經濟雙重壓力下,他就作了東印度公司之翻譯員,亦從事聖經翻譯及字典撰寫工作,七年後帶領蔡亞高 (又名蔡高) 信主,他是一位雕刻工作者,不久在東望洋一個隱秘之溪澗接受水禮,不幸地因肺病不久離開世界,另有一說是殉道而死。

後來馬禮遜因事工繁忙,請求倫敦會派多一位宣教士名米鄰 (William Miline) ,他生得奇貌不揚,但博學多才,後因天主教對當時馬禮遜工作之監視,故此影響他的事工,並未能發展,因此米憐被送到馬來西亞的馬六甲開始他的宣教事業,隨行亦有兩位肢體同工,其中一位就是梁發。
  
開始時的工作就是翻譯聖經工作,創辦當時中國第一所神學院英華書院,設有語文及聖經科目﹔而梁發在當中協作印刷,出品一本中國報業史上第一份雜誌,內容有福音、科技及新聞,這份被稱為第一份報紙,而梁發也被稱為第一位報人,當時行銷馬來亞、印尼及中國一帶。因著梁發雕刻工作緣故,在1816年,決志信主後,十分熱心及長進,貫徹米鄰牧師對文字工作的志趣,他亦寫福音單張來派發,後回到中國時,在馬禮遜還未離開世界之前,按立他第一個中國的宣教士,因當時還未有牧師稱謂之設立。

  而當時中國第一位牧師是何福堂牧師,他的兒子是何啟,是一位大律師,太太是雅麗珊 (香港雅麗珊醫院以她命名),亦是香港啟德機場的合夥人之一。何福堂雖不是澳門人,但他卻是澳門人所辦英華書院的學生,故與澳門是有關係。

  除了馬禮遜、米鄰及梁發之外,與澳門有關的人物是是普路士人的郭士臘 (有譯作郭實臘) (Karl Friedrich August. Gutzlaff or Charles Gutzlaff),是荷蘭差會所差派,是穿著荷蘭服飾的另類傳道方式,而他個人獨力翻譯聖經,名為郭士臘譯本,後更成為太平天國的聖經,被洪秀全所使用之聖經。他在澳門創立一個「福漢會」的組織,意即為福音傳到漢人,在沿岸以派發書仔 (福音單張) 方式傳道,後更帶來了一位中國人信主,就是王元深先生,他是相當重要的人物,因他寫了第一本教會歷史,而他的兒子是王旭初,孫兒是王重惠,他是中國司法部長,一家都為俊傑,其後代亦是對中國有相當重要與影響。

  而郭士臘太太在澳門開辦女子學校,專為女子而設,而後來叔末士太太所開辦的女子學校之前,亦在這間學校授教。在1836年,浸信會的叔末士來澳門宣教,當時受到政府及天主教所刃難,難以上岸,沒有人願意接他們上岸,後因著傳教士幫助下,可以上岸事奉及生活,而在他們未曾到澳門之前,在星加波學習廣東話,故此在這裡一方面學習廣東話,但事奉卻未被發揮,故此經常偷進到廣州十三行來了解是否有機會發展,雖是這樣,但有一些以家庭為單元的事奉機會,因而帶領一位姓楊的信主,居住在中山,他是作賣買的商人,大有學問,這位先生更成為浸信會華人第一位牧師,他姓楊名慶,而按牧即在美國三蕃市教會,後來返回到廣州協助叔末士教會事奉。

  隨後,亦有另一位牧師來澳門宣教,名叫羅孝全 (Issachar. J. Roberts),是富家子弟,因受感動,成立基金會,獻身中國傳道,他特別向兩類群體事奉,一是痳瘋病人,另一類是鄧家人 (即船家),澳門當時有很多痳瘋病人,正如在澳門有一街道名為「風順堂街」及「瘋堂斜巷」,因當時是有痳瘋病院之設立。他向那些痳瘋病人傳道,此人具有傳道之熱誠,他與叔末士等同工直到1842年前,即香港割讓給英國之前,當時絕大部份西國宣教士都在澳門隱藏,等候機會進入中國傳道,當五口通商後,而大部份宣教士都離開澳門進到中國,而叔末士即到香港開始黃后大道浸信會及開辦女子學校。

  為何辦男子學校比較困難? 而當時澳門浸信會亦開辦一所男子學校,叫「培智」,開始時只有二三位男生入讀,三年後結束,隨後再辦「靈道」女子學校,當時浸信會有一次會議中提及要恢復男校,記錄有載因辦男校有困難,故作擺論,決議繼續辦女校﹔而羅孝全牧師在廣州東城閣開第一間浸信教會。
  澳門歷史地位,首先在四百多年前天主教藉葡澳人的管治來到澳門,當時之教務並不發達及成就,後來利瑪竇來到澳門後,宣教事工上才有很大的突破,這是天主教在澳門的歷史地位。而對更正教來說,澳門是「福音初至之地」,是非常有歷史價值的地方。  (待續)

   本文乃黃鍾牧師於1999年8月在「基督教文化節」的專題演講內容,由冼錦光傳道根據錄音整理而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